科技与人文共融 健康与创新同行
全国科普活动月系列活动
秋意渐浓,爱满山城。2025年9月19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门诊大厅内,一场以“护佑健康 与爱童行”为主题的科创作品展正温暖上演。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沉浸于科技与关怀交融的氛围中。本次展览不仅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一场关乎爱与陪伴的温情对话。围绕“科技与人文共融,健康与创新同行”的主题,医护人员、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用科学与温情共绘一幅生动而充满温度的健康科普长卷。


童心绘梦,笔下有光
一进入门诊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儿童绘画与手工作品展区。这里的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出自住院儿童小小的双手。他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心中的“白衣天使”,画下了“妈妈和医生牵着我的手”的温暖场景。这些作品不仅充满童真,更承载着孩子们对健康最真实的渴望和对医护工作者的真挚感谢。现场循环播放的《补铁有方法》《皇子患了阑尾炎》《川崎病揭秘》等健康科普视频,以故事化的语言、童趣化的设计,吸引了许多孩子和家长驻足观看。“原来补铁可以这么有趣!”一位妈妈边看边对孩子说,“我们下次也试试视频里的方法!”

科技有温度,创新见真情
创新转化展区无疑是本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集中呈现了多款由我院护理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护理设备,这也是它们首次面向公众集体亮相。每一件展品不仅凝聚了技术的创新,更承载着对患儿细致入微的关怀。
1.一键呼救,争分夺秒
急诊护理团队研发的一键式紧急呼叫装置,聚焦于急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时间关键环节,为生命通道保驾护航。现场工程师动情地说道:“这不只是一台设备,更是守护孩子的另一双看不见的手。”
2.智能采血,精准无忧
门诊护理团队推出的智能时间生成与手环呼叫系统,有效缓解了家长与孩子因“漏采、迟采”而产生的不安,也让采血流程更加高效、精准,极大提升了就诊体验。
3.暖心监护,贴心呵护
胸心外科护理团队从临床实际痛点出发,针对术后患儿存在多引流管、观察不便等难题,创新设计出一款易于穿脱、方便观察并兼具保暖功能的病员服。这一贴心设计既保护了孩子的隐私,也传递出医疗中的人文温度。许多家长由衷赞叹:“科技,真的让医疗变得更温柔。”
这些创新并非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暖心成果。它们不仅展现了我院在护理科研与转化应用中的坚实力量,更让人看到科技为临床关怀带来的深刻改变——让护理更有温度,让关爱更具智慧。

知识传递,爱心循环
科普图书展架上,由我院护理人员主编的《守护成长》、《“肠”乐》、《儿科叙事护理》等科普图书吸引了众多家长驻足细读。这些书籍摒弃艰深术语,以生活化的语言、生动可爱的插图,将专业的儿童疾病居家护理与预防知识娓娓道来,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健康知识的有效传递。
现场特别设置的奖品兑换与拍照打卡区更是欢声不断。孩子们因答对健康小问题而获得奖品时的自信笑容,家人合影时流露的真情瞬间,不仅增强了科普的趣味性与参与感,更让健康理念以可触、可感、可忆的方式深入人心。这一切都彰显了我们的初衷:我们不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倾听者、陪伴者和朋友,让医学人文在真诚互动中自然流淌。

以爱为名,永不止步
本次科普活动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缓缓落下帷幕。它不仅是一场科技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集科普、人文与创新于一体的健康盛会。通过实物、互动、视听等多维形式,有效地搭建起护患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而其中所传递的温暖与信念,仍将继续延展。
未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将继续深化“科普-人文-创新”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新模式,以科技赋能医疗,以人文温暖关怀,推动医学走出诊室、走进生活。我们愿以爱与科学之名,守护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永不停步,为儿童健康事业持续护航。
供稿:王玲
排版:朱翠连
初审:余璐 刘鹏
复审:崔璀 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