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

【护理资讯】重医儿院护理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二十次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

来源: 时间:2025-10-01 浏览:

聚焦精准护理 守护儿童健康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4日-2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二十次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大会以“多学科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14个分会场。我院护理团队18人参加,在3个分会场完成大会发言11篇,壁报交流25篇,集中展示了我院护理团队在专科护理、围术期管理、慢病管理、护理教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我院儿科护理专业发展的广度、深度与温度。

一、聚焦专科特色,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专科护理的精髓在于对特定患儿群体需求的深刻理解与精准回应,泌尿外科护士长高洁以《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健康管理方案构建》、肝胆外科护士长易强以《“一米看病房”——从儿童视角打造儿童肝移植病房提升患儿术后生存质量》、两江普外新生儿外科谭小琼护师以《儿童短肠综合征患者延续性护理现状和研究进展》,从慢病管理的广度、人文关怀的深度、技术赋能与专业延伸的长度三个方面出发,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后期预后。

泌尿外科高洁

《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健康管理方案构建》

肝胆外科易强

《“一米看病房”—从儿童视角打造儿童肝移植病房提升患儿术后生存质量》

两江普外新生儿外科谭小琼

《儿童短肠综合征患者延续性护理现状和研究进展》

二、创新技术应用,优化围术期体验

围术期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中之重,技术创新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驱动力。神经外科护士长龙春希以《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脑积水手术围术期的应用》、骨科助理护士长陈香以《儿童骨科伤口结构化闭环管理模式的探讨》、泌尿外科助理护士长李玉茹以《外敷盐酸丁卡因凝胶表面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应用效果观察》,分别从康复提速、伤口管理、精准镇痛三个关键维度,展现了我院护理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神经外科龙春希

《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脑积水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骨科陈香

《儿童骨科伤口结构化闭环管理模式的探讨》

泌尿外科李玉茹

《外敷盐酸丁卡因凝胶表面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三、关注心理健康,践行全人护理理念

现代儿科护理早已超越单纯的疾病照护,更应关注患儿的心理社会健康。泌尿外科寇丽华主管护师以《认知行为疗法对白天尿失禁儿童焦虑抑郁的缓解作用》、胸心外科副护士长邱宏翔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现状相关研究》,从患儿内在心理干预和外在家庭支持系统入手,精准切中了当代儿科护理的核心与难点。

泌尿外科寇丽华(李玉茹代汇报)

《认知行为疗法对白天尿失禁儿童焦虑抑郁的缓解作用》

胸心外科邱宏翔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现状相关研究》

四、赋能与教学并重,夯实专业发展根基

护理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石,两江普外新生儿外科王钰铃护师以《基于真实病例的PBL教学模式在新生儿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骨科晏林华主管护师以《赋能教育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术前准备能力中的应用》,对内培养“会思考的护士”,对外培养“有准备的患儿”,让我们的护理团队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更是教育的引领者、患者的赋能者和专业的思考者。

两江普外新生儿外科王钰铃

《基于真实病例的PBL教学模式在新生儿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骨科晏林华

《赋能教育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术前准备能力中的应用》

五、聚焦流程改进,构筑安全防线

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的永恒主题。神经外科助理护士长杨丽以《基于RCA的儿童神经外科急诊绿色通道诊疗流程改进策略研究》为题,汇报了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深挖流程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系统性优化,显著提升了急诊救治效率与安全性,为危急重症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神经外科杨丽

《基于RCA的儿童神经外科急诊绿色通道诊疗流程改进策略研究》

本次小儿外科年会学术氛围浓厚,内容覆盖广泛且重点突出,既有前沿的科研探索,也有扎实的临床实践,充分展现了我国小儿外科护理同仁们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交流产生智慧,碰撞激发创新,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年会的丰硕成果带回各自岗位,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共同为推动我国小儿外科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广大儿童的健康福祉而持续奋斗!

文字 | 高洁 李玉茹

编辑 | 高洁 李玉茹

审核 | 崔璀 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