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医生,我在给上次那个胖娃娃打B超,你们治疗的效果才好哟,腹腔的包块已经完全消失了,胰腺也好多了,跟上周的图像比起来真的好太多了!”
“你们真的好厉害,娃儿妈妈在旁边的,高兴得都哭了。”
近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管贤敏副主任医师接到了超声科陈镜宇副主任医师的电话,陈镜宇医生的声音里面是压不住的兴奋。
胖娃娃是怎么回事?为何陈医生那么激动呢?
13岁胖娃不幸患白血病 急需化疗却遇代谢难题
胖娃叫尧尧(化名),13岁身高175厘米的他体重已超200斤了。1个月前,尧尧出现了反复腹痛,先后到几家医院就医均未查出明确病因,至我院门诊后查血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都降低,医生立即将尧尧收入血液肿瘤科住院。
入院后,尧尧的骨髓穿刺结果确诊尧尧患有急性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需要尽快安排化疗控制肿瘤进展。但尧尧的治疗却一时陷入焦灼状态。
由于尧尧存在持续腹痛,伴有胰腺炎的表现,入院后急诊安排了B超检查,但因为尧尧过度肥胖,脂肪层太厚,B超图像显示始终不清晰。血液肿瘤科与超声科积极联系后,超声科陈镜宇副主任医师为尧尧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明确腹腔存在包块、胰腺也有病变。
对于普通人来讲,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不及时处理,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而尧尧的情况更为严重,除了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以外,尧尧还有肿瘤基础,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情况。
患儿存在的代谢紊乱及胰腺炎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但代谢紊乱及胰腺炎加剧会增加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可是若不尽快化疗,肿瘤又会继续进展,因此尧尧的病情对医疗团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白血病”的诊断对尧尧父母无异于晴天霹雳,又听说孩子治疗存在阻碍,本就心急如焚的他们一度想要转院治疗。
多学科联合破解代谢难题 仅化疗一个疗程效果显著
于洁主任医师、管贤敏副主任医师带领医疗团队联合内分泌科、消化科、临床营养科等科室详细讨论尧尧的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反复与尧尧父母沟通解释后,他们终于同意积极配合治疗。

医生双膝跪地进行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治疗
而尧尧的体型为医护人员进行外周血管穿刺、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治疗等操作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为保证静脉通道安全,护理团队给尧尧进行了PICC置管;由于尧尧无法在操作台上进行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治疗,管贤敏副主任医师、崔颖慧主治医师在病房床旁全程双膝跪地完成了操作。
看到医护人员竭尽全力地救治,尧尧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幸好遇到了你们。”
化疗开始后尧尧果然出现了代谢的紊乱,体重迅速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加重,高血压加重、高血糖表现突出、电解质紊乱……医疗小组迅速应对,联合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协同处理,尧尧的病情得到控制,各项代谢指标逐渐稳定。
尧尧完成第一阶段化疗后复查B超,陈镜宇副主任医师再次给尧尧检查,这才有了本文开篇那一幕。
目前尧尧已经顺利完成前2个疗程的化疗出院,稍作休养后再入院进行后续化疗。
急性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相对少见,常认为与Burkitt淋巴瘤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
除了白血病的常见表现如发热、贫血、出血外,该病也常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患儿可能以腹痛不适起病,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肠套叠或其他外科疾病,也需与其他腹腔内肿瘤如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相鉴别;包块可迅速增长,可能有自发性肿瘤溶解表现。
治疗上以包括抗CD20单抗的多药联合化疗为主,化疗初始阶段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率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及时介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