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学科/课题组/实验平台/团队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前身是卫生部妇幼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82年合作创建的全国最早的四大儿童急救培训基地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建立 PICU 的医院之一。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西南儿科重症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华儿科学会急诊学组副组长单位、卫生部全国儿科护士ICU资质培训基地、卫生部定点的危重病急救医学培训基地、美国AHA心血管急救培训基地、卫生部全国青年文明号、卫生部巾帼文明岗、星级护理单位,是集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为一体、整体规模全国领先的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院前急救(120)、门急诊、ICU的布局合理、设备完善、统一规范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形成了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较大规模的学科队伍,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重症能力,危重患儿救治水平居全国前列。重症医学科不但承担重庆市危重病患儿救治任务,而且还承担部分西南地区危重病患儿的治疗。现有重症监护床位81张,每年收治患儿约 2500人。目前已常规开展的重症救治技术有: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先心术后监护、儿童肝脏移植术后监护、深静脉及动脉置管、亚低温疗法、镇痛镇静、血液净化、床旁重症超声、床旁纤支镜、脑氧监测、视频脑电图、体外膜氧合(ECMO)和ECMO 120转运等。特别是以镇静镇痛技术、呼吸支持技术、儿童肝脏移植术后监护、血液净化等临床特色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重症医学科目前是 ① 西部地区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② 西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和转运中心;③我国儿童重症医学的人才培养和临床科研基地之一。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61名,专科医师29名,专科护士132名,其中4名教授,3名副教授;5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科室以肺损伤、呼吸衰竭、脓毒症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教育部博士点项目、人事部、国际合作项目、重庆市科技局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科室先后与加拿大UBC大学儿童医院,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新加坡KK儿童医院建立了学科交流合作项目。近五年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2020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位居全国儿童重症医学专业第2名。

二、学科/课题组/平台/团队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简介1:许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学术主任,国家二级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天府学者特聘专家,获评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儿童重症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市医学会重症学会分会顾问,«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执行副主编,«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中文版»副主编。
主要从事小儿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研究方向为儿童脓毒症、危重病儿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重庆市科技局项目6项,获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实用专利1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 43篇。培养硕士83名,博生34名,担任卫生部和教育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儿科学)编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专著2本。主译《斯特兰奇儿科急诊学》1部。牵头制定2015版和2018版《中国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并参与撰写七项我国儿童重症专业共识和指南。

简介2:刘成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急救,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美国辛辛拉提儿童医院、新加坡KK妇女儿童医院作访问学者。《中国小儿急救》、《儿科药学》杂志、《西部医学》、«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中文版»等杂志编委。担任重庆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重庆医学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委员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重庆市科委、重庆市科卫联合、卫生局科研基金等课研项目,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 15篇。
三、研究方向(含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儿童脓毒症免疫机制研究;脓毒症患儿胃肠损伤的发病机制
2、危重病儿肺损伤发病机制。
四、博士后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一般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时间原则上在近3年内);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身心健康,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3.全职博士后必须保证在站期间能够脱产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临床医学博士后为即将或者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博士申报。
五、博士后待遇
1.全职博士后待遇实行年薪制:全职博士后A岗年薪60万/年、B岗年薪40万/年、C岗年薪35万/年、D岗年30万/年。博士后E岗(临床医学博士后)达到出站条件给予一次性出站奖励绩效15万元。A、B、C岗资助期为3年,D岗、E岗资助期为2年。特别优秀博士后,可由博士后提出申请,医院按一事一议研究审批,约定薪酬待遇。支持博士后根据实际情况在站中申请调整博士后岗位和待遇。
2.提供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全职博士后A岗50万/人、B岗25万/人、C岗20万/人、D岗15万/人;博士后E岗(临床医学博士后)10万/人。
3.博士后中期考核优秀者,发放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
4.支持站中通过公开考核招聘流程进编。
5.在站期间和出站留院后,可享受博士后职称“绿色通道”申报高级技术专业职称。
6.在站期间,达到相应条件可申报“儿院英才培育计划”,根据入选层次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及国内外进修培训等支持。
7.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同级别及以上科研项目,或已经符合出站标准的博士后,因课题研究等原因需延长在站工作时间,经申请获批后延期时间(1年内)的薪酬待遇按原待遇标准执行。
8.超额完成的科研成果,按医院相关科研奖励政策享受奖励。
9.出站时达到医院人才引进标准,可申请按“儿院英才引进实施办法”全职引进(提供编制)、留院工作。
10.全力支持博士后申报(包括但不限于)国家资助研究人员计划A类(国家“博新计划”)、重庆市“博新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等博士后人才类项目、科研类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获准后叠加享受资助。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fangfangviking@sina.com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七、联系方式
重症医学科课题组联系人及电话:方老师 电话:13452130366 邮箱:fangfangviking@sina.com
医院官网:https://www.chcmu.com
医院人事处电话(博士后政策咨询):刘老师、张老师 电话023-63318050
邮箱:chcmuh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