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卡上的生命之光

2025年初夏的重庆,晨光透过山城的薄雾洒落在街头。9名来自西藏昌都的先心病患儿,紧紧握着手中的“心愿卡”准备返乡。
📝“我想成为军人!”
📝“我想当医生!”
📝“我想帮助更多的人!”
...
这不仅是纸上的稚嫩笔迹,更是孩子们康复后对未来许下的庄重承诺。
专业与细节铸就生命保障
随着“渝藏情深·心心相印”先天性心脏病救治行动的启动, 4月23日,9名藏族患儿抵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开启了这段“逐梦”之旅。
从高原来到山城,孩子们面对陌生的环境与语言,最初略显局促。但一声声热情的问好,一次次温暖的拥抱,像春日阳光般,悄然融化了他们拘谨与不安的心。
病房里,护士们轻柔地为孩子们戴上腕带,门上悄然加装的静音垫避免夜间惊扰,拖鞋根据年龄分码准备得整整齐齐;饮食上也贴心照顾——贡嘎爸爸收到的是清淡的全素餐,桑珠爸爸则尝到了鲜嫩的牛肉,而旺姆妈妈则收到一杯香浓的酥油茶,让远道而来的家庭感受到“虽远如归”的温暖。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精确评估手术风险,结合个体差异定制康复方案,实现了介入手术零并发症,为这场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提供坚实保障。

“心愿卡”串联起的心灵守护
梦想播种
孩子们刚入院时,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护理团队精心策划了“写心愿”活动,一张张小小的卡片,成为他们勇敢启程的精神灯塔。在写下“我想成为一名军人”、“我想助更多人”的同时,孩子们把目光从疾病转向未来,让梦想的种子悄然扎根。

梦想灌溉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手术流程,护士们将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巧妙设计为“闯关游戏”: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科学康复等内容被拆解为闯关“任务”,以藏汉双语卡片、生动图片、操作体验等形式呈现。

术前,护士在每位患儿床头贴上“手术加油卡”,卡片上写着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逐渐从恐惧中走出。

团队还安排孩子们体验使用监护仪和吸氧设备,帮助他们提前熟悉环境、建立信任。

通过教授心脏康复运动操,让孩子们在康复过程中建立“心”的健康理念,把科学锻炼的理念一并带回高原。

梦想起航
孩子们即将踏上归途时,护士为每个家庭送上了“心愿相框”:左边定格了初入病房时的拘谨,右边舒展着重获“心”生的笑脸,旁边贴着他们亲手写下的心愿卡。它不仅见证了孩子们从病痛中蜕变的勇气,更寓意着“健康与梦想同行”的美好愿景。

锦旗上绣出的“护士胜似亲人”字样温暖而有力,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救助行动,甚是一份深沉的“渝藏情谊”诗篇。被治愈的不仅是一颗颗心脏,更是浇灌了一代代藏族孩子破土而出的梦想。他们带回高原的不仅是康复的身体,更有我们团队的滋养与深情守护。

而今,那些小小的心愿卡或许已被贴在床头、夹进课本、放入书包,但卡片上的梦想,终将在跳动有力的心跳声中悄然发芽、拔节生长。
文稿:刘琳
排版:刘琳
审核:崔璀 刘艳 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