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

【资讯动态】“关注儿童疼痛,共筑无痛童年” 第三届儿童疼痛管理研究进展与实践培训班圆满闭幕

来源: 时间:2025-06-17 浏览:

第三届儿童疼痛管理研究进展与实践培训班成功召开

2025-14-04-002(国)

童心共护暖疗愈

2025年6月13日至14日,由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办的“第三届儿童疼痛管理研究进展与实践培训班”【2025-14-04-002(国)】在重医儿院两江院区成功举办。培训班以“关注儿童疼痛,共筑无痛童年”为主题,设置了儿童疼痛研究前沿、政策解读、质量管理、评估方法、干预方法和科普创作等六大专业模块。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樊碧发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翟瑄教授、护理学科主任郑显兰教授、麻醉科刘巍副主任医师、护理部科护士长吴利平主任护师、唐方芳副主任护师、刘艳副主任护师等重要专家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64家医疗机构共174名医护专业人员参会,深入探讨儿童疼痛管理的创新模式、方法与实践路径。

翟瑄副院长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强调儿童健康关乎民族未来,并指出疼痛管理是儿科医疗的核心要务。当前儿科诊疗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识别和精准干预。本次培训班汇聚全国顶尖专家,旨在探讨疼痛学创新技术、智慧医疗与多学科协作,推动儿童疼痛诊疗标准化建设。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我院在儿科领域持续领跑:科技量值全国第二、复旦排行榜稳居前三,儿科护理学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多项殊荣。特别是在儿童疼痛管理方面,镇痛镇静中心累计服务52万人次,新建疼痛门诊惠及近4000名患儿,并牵头制定多项国家指南。翟瑄副院长号召学员携手推进儿童疼痛诊疗事业,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儿科力量!

领导致辞


主题授课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科护士长魏建梅主任护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于长禾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张燕红副主任护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音乐治疗项目负责人范尧副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许峰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护理学科主任郑显兰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刘巍副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魏仪副主任医师等多位医护专家进行了专题授课,学员们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1. 学术深耕强规范


6月13日,樊碧发教授以《疼痛科(学)的前沿、热点和思考》为主题进行授课,详细介绍了疼痛领域研究前沿,疼痛机制研究、疼痛管理个体化等研究热点,并论述了疼痛科学发展的问题、挑战及建设的战略考量,他指出疼痛学科是一个新兴的、极具活力的朝阳学科,广大医务工作者应顺势建设好疼痛学科,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疼痛。郑显兰教授在《儿童疼痛管理相关政策与文件解读》专题报告中对国内外儿童疼痛相关的最新指南、共识和国家政策进行了重点解读,她强调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已被纳入2025年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加快儿童疼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刻不容缓。冷虹瑶副主任护师以《信息化技术在儿童疼痛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信息化技术在儿童疼痛评估、干预和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巍副主任医师围绕《儿童慢性疼痛管理》,系统梳理了儿童慢性疼痛诊疗现状与挑战,分享了宝贵的门诊实践经验,并详细介绍了儿童慢性疼痛综合评估与治疗策略。魏建梅主任护师就《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助力疼痛综合管理病房建设》进行专题演讲,她系统阐述了疼痛管理标准化建设的两大实施路径:一是建立"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临床路径"三位一体的疼痛综合管理模式;二是构建疼痛专业护理质控指标并配套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魏晓琼副主任护师以《儿童疼痛自我报告类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为题,系统梳理了当前国际通用的儿童疼痛自我报告类评估工具,重点解析了临床常用量表的适用场景及操作规范。范尧副教授围绕《儿童疼痛音乐治疗》做专题讲座,她系统介绍了音乐治疗在改善儿童疼痛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操演示,使学员对音乐治疗有了具象化的了解。

2. 技术精进优实践

6月14日,张燕红副主任护师倾情讲授《儿童医疗辅导实践中的疼痛管理》,系统介绍了儿童医疗辅导的发展、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护理人员落实疼痛管理,提升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了可借鉴路径。魏仪副主任医师结合自身经验,幽默风趣地讲授了《儿童疼痛科普设计与实施的“道”与“术”》,他通过大量生动案例,为学员深入解析了优质儿童疼痛科普选题的六大要素——时效性、显著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和独特性,更系统传授了科普作品从孵化到舞台呈现的完整八步流程。于长禾副主任医师对《中医视角探讨儿童疼痛及其管理策略》做了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医对儿童疼痛的认识与诊疗特色,重点介绍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在儿童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并分享了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儿童疼痛综合管理提供了中医解决方案。

刘真真副主任护师以《儿童常规操作性疼痛非药物干预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为题,借助丰富的音视频素材直观地展示了多种非药物镇痛干预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效果。孟玉倩副主任护师对《儿童疼痛行为观察量表的选择与使用》展开授课,逐一解读了儿童疼痛行为观察量表,报告重点解析了FLACC、Comfort-B等常用量表的评估标准与操作规范,并通过情景模拟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帮助学员掌握量表使用的关键要点,提升临床疼痛评估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申玉洁副主任护师围绕《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之外科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儿童围术期疼痛全程全面管理流程,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方案。许峰教授以《我的痛,谁能懂—镇痛镇静技术在危重症患儿的应用》为题,根据最新的诊疗规范讲解了PICU常用镇痛镇静药物的药理特性、适应症选择及临床使用规范,强调了护士在危重症患儿疼痛管理以及临终关怀中的重要性,呼吁医务人员将ICU践行为“I See You”“I Care you”。

3. 师生交流拓思路


结语

第三届儿童疼痛管理与研究进展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医疗界对儿童疼痛管理的专业关注与学术追求。该培训班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卫健委关于疼痛综合管理工作方案的指导精神,旨在推动卫生保健工作者规范开展儿童疼痛管理,促进我国儿童疼痛诊疗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儿童医疗服务质量。


图片| 陆秋帆、郑艾佳

文字| 王自阳

审核| 郑显兰、崔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