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四五”国家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专科护士培训,提升护理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战略部署,我院承办的重庆市第十三期儿童PICC专项技术培训班于3月24日正式启动。来自云南、贵州、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的47名护理骨干齐聚一堂,开启为期四周的技术进阶之旅。护理部学科主任郑显兰教授、护理部崔璀副主任、项目负责人莫霖教授、护理部吴利平科护士长等十余位专家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高起点严标准,打造精英技术人才
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本期学员从27家医院严格选拔。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工作坊+临床实践”三维模式,结合国际最新护理指南与循证案例,特邀院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儿童静脉实践标准解读、中心静脉导管工作室管理、导管置入具体细节、相关并发症预防经验等,直击临床痛点,赋能学员综合能力提升。

十二年深耕,铸就行业标杆
自2012年启动以来,重庆市儿童PICC培训班已历经十二载深耕,累计培养573名学员,覆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项目负责人莫霖教授在开班致辞中着重阐释“双向赋能”特色教学模式:通过学员介绍授课专家、总结分享学习心得、小组积分竞技制激发学习主动性,颁发感谢状致敬师资团队,实现“教与学”的情感共振。这种打破传统单向传授的创新机制,使课程满意度连续六年达98%以上。同时以“三维考核”严控质量,凭借扎实的专科技术与科研创新成果,成为全国静疗领域的标杆项目。未来将聚焦科技引领与全域联动,持续推动儿童静脉治疗专业化发展。

破冰聚力,点燃学习热情
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开班仪式特别设置破冰环节。学员通过“名字接龙”“你比我猜”“迷雾侦探”等互动游戏,迅速拉近彼此距离。从课堂互动到临床实践,全程量化考核,优胜组将获颁“静疗先锋团队”称号。这一设计不仅激发协作与竞争意识,更为后续高强度学习奠定良好氛围。

以书载道,专科护理融合人文与创新
负责人莫霖教授向全体学员赠送了我院护理团队主编的书籍《守护成长》、《儿科叙事护理》,她深情的讲述了著作编撰历程:“这两本书凝聚了护理团队的临床实践与科研的双驱动,既是对儿童护理经验的沉淀,更是对儿科护理人文关怀内核的深度诠释。”她强调,PICC技术精进须以“守护儿童生命通路”为价值原点,在掌握国际前沿技术的同时,注重将“精准穿刺”的硬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软实力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温度、深度、广度的儿科静脉治疗模式。

以毫米之精,守生命之重

最后,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而47名学员的学习征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四周,学员们将秉持以“每一毫米都关乎生命”的信念,为儿童静脉治疗筑起安全长城。正如培训班班徽中那双托举PICC管路的手掌,既是对技术的传承,更是对生命的承诺。
文稿:姚娟 王静
排版:姚娟
初审:莫霖 郭小利
终审:崔璀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