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闻】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专题: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赋能

2025年6月,“洞见医教”2025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专题研讨——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专题在重庆医科大学成功举办。此次专题研讨由重庆医科大学和《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参会。专题研讨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智慧医学创新与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力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处副处长冯劭婷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外科教研室主任兼整形烧伤科副主任齐心教授,作为本次分论坛的发起人,发表了充满激情的开场讲话。齐教授指出,医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以及社会对医疗服务品质要求的日益提升,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强调以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齐教授呼吁与会者们在此次分论坛中充分交流、深入探讨,共同推动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翟瑄教授为专题研讨作开场致辞。翟瑄教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而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医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中胜任各种工作,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指明方向。
随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华子瑜教授作《胜任力导向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建构与发展》主旨报告。华子瑜教授从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背景、目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她提到,师资队伍是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为医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教育,培养出具备良好临床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华院长的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为与会者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专题报告环节,来自不同高校和医院的专家学者们围绕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向阳教授深入探讨了胜任力导向教育的理论基础,为与会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昆松教授分享了临床教师岗位胜任力发展的实践经验,为临床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周金懿教授则聚焦于胜任力导向的非技术技能实践,从院校到毕业后教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医学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王佳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刘敢伟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丁瑞文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齐心教授等也分别从AI时代临床实践技能评价、模拟引领教学创新、情境模拟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发展视角下的置信职业行为现状分析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盛宴。
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者们积极发言,就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最后,华子瑜院长作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这些分享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全新的启发与深刻的思考,更为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在培养临床医学教育家方面开辟了崭新的思路与方向。她郑重表示,儿科学院将积极汲取本次论坛的丰硕成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更具专业素养、更具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同时,将全力推动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模式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确保这一先进教育模式在学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儿科学院的强大力量。
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医学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为医学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开启了新的篇章。与会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他们对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践行所学所思,将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儿科学院教务处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