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脊柱侧弯问题跃居儿童青少年健康威胁的第三位,紧随肥胖与近视之后,其发病率及增长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刘星表示,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已达3%,且呈逐年攀升之势。
依据国际骨科学标准:当COBB氏超过10度,即可确诊为脊柱侧弯。根据侧弯角度的不同,病情被细分为轻度(20度以下)、中度(20-40度)、重度(40度以上)及极重度(70度以上)四个等级。
针对脊柱侧弯患儿,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团队将依据其年龄与具体病情进行全方位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三维矫形。对于女孩12岁以上、男孩14岁以上的重度脊柱侧弯儿童,采用最先进的三维矫形,可以纠正脊柱的侧弯和旋转。
2.头盆环牵引技术。对于极重度的脊柱侧弯患儿,如果一次性矫正治疗,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瘫痪。此时,往往采用分次手术,先进行头盆环牵引技术,达到一定的矫正效果后,再进行手术固定,减少手术风险。
3.生长棒技术。对于重度的小年龄儿童,可以采用生长棒技术,不影响孩子的身高,同时可以矫正畸形,避免发展成极重度的脊柱侧弯。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骨科病房内,十五岁的佳佳(化名),九天前接受了长达十余小时的脊柱侧弯手术。术前,佳佳的脊柱呈明显S型弯曲,尤其是下腰段弯曲僵硬严重,扭转角度接近90度。
“患儿的脊柱侧弯主要集中在腰段,腰段存在非常明显的突出,她已经感觉到腰疼。”刘星主任介绍。
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周密规划,2024年7月10日,由罗聪主任医师主刀,对佳佳实施了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手术。术后,佳佳的脊柱形态得到了显著矫正。
目前,佳佳正积极恢复中,还与父亲一起讨论康复后的美食出行计划,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喜悦。
罗聪医生指出,佳佳术后卧床休养四周即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定期复诊对于维护脊柱健康至关重要。
脊柱侧弯发病存在一定隐蔽性 早发现、早诊治很重要
刘星主任介绍,脊柱侧弯的发病存在一定隐蔽性,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治疗,会导致脊柱侧弯角度逐渐加重,躯干、胸廓出现变形,更严重还会出现脊神经损伤、呼吸系统及心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6月29日,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宣布正式成立,挂靠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组建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符合全市实际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筛查和防控、诊疗技术要求,加强相关技术人员培训。指导各区县做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筛查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对发现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青少年,及时转诊、尽早矫治。加强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科普和宣教。
“下一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计划依托上述联盟,做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筛查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对发现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青少年,及时转诊、尽早矫治。”刘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