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出生那一刻起,就没有耳朵的形状,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他这种情况属于‘先天性小耳畸形’,想要还原耳朵外形,必须依靠器官再造手术。赶在孩子敏感的青春期前,我们为他制定了皮肤扩张器小耳再造手术方案,通过三个多月的球囊扩张,获取了小耳再造需要的皮肤组织,然后取肋骨雕刻耳朵形状,最后采用扩张皮瓣包裹,实现右耳重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邱林介绍道。

小明(化名)终于在11岁这年重新获得了“右耳”!这一切得益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小耳再造术。据了解,该手术主要依靠皮肤扩张器法,即在耳朵周围选择合适的位置,往皮肤和软组织的下方埋植球囊扩张器,间断地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以增加扩张器容量,从而增加皮肤面积,取出扩张囊后,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移植新增的皮肤覆盖在用肋软骨雕刻的支架上,再造出新的耳廓的一种方法。采用皮肤扩张器法的器官再造术,通常需要进行两次手术:第一次,在患者身上埋入球囊扩张器,随后注射液体使扩张器上方的皮肤得以扩增;第二次,取除扩张器,将扩增的皮肤转移、覆盖在再造的器官上,并进行修整,使其达到最符合生理、最美观的状态。

取下的肋软骨

雕刻后的耳朵雏形
目前,皮肤扩张器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治疗。其主要的适应症包括以下3种,一是器官再造,特别是面部的先天畸形或后天损伤导致的缺损,如先天性耳廓缺损、鼻部缺损等;二是皮肤病变的切除,包括较大的黑色素痣、皮脂腺痣,甚至部分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三是创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后的创面。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邱林教授介绍,在皮肤扩张器技术不成熟之前,针对组织缺损的治疗,主要靠植皮手术完成。植皮的劣势在于要从自身身体其他部位取皮,这会导致取皮处出现损伤、缝合的疤痕和切口。移植过来的皮像“打补丁”一样,存在明显色差及缝合周围的疤痕。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组织缺损一般取全厚皮。若面部需要优质且更接近周围颜色的皮,多在手臂内侧取皮;需要量较少时,耳后也可以,但这些部位取皮后都会产生新疤痕。若需要量较大,则要在腹股沟或腹部取皮,这两个部位可提供较大的供皮区,但色泽会更深一些。皮肤扩张器技术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植皮留疤,以及植皮位置色差明显的问题,可以更加美观的修复患儿外观问题,重建其信心,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皮肤扩张器技术的出现在造福患者的同时,也对专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考验。修复创面需要多少新皮肤?在什么地方植入扩张期更利于患儿的缺损修复......医生必须具备优秀的术前规划能力。扩张器的植入是否会影响周围组织结构?植入手术时怎样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和血管神经......医生必须精通解剖结构,熟练手术操作技巧。扩张过程需要2-6个月不等,这期间如何即时发现感染、血肿、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医生必须拥有并发症处理能力。
据悉,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于2000年开始临床运用皮肤扩张器技术,截至目前,已为数千名患儿解决器官缺损再造、黑色素痣切除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等诸多难题,让他们重新获得了自信和美丽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