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重庆召开。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医科大学、项目牵头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领导,科技部项目专家组、项目顾问专家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组骨干成员及专项办相关成员80余人在线上线下同时参加了会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对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介绍了医院在项目相关研究领域扎实的科研基础,她表示将全方位支持项目开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杨竹谈到,在数字经济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并与多种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面对国际国内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新需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实现研发一套可用于基层医生儿科能力培训与评估的云平台,建立一套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诊疗能力评估的体系。她提出,重庆医科大学将全力支持项目的实施和开展,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许志鹏谈到,本项目针对基层医院儿科医生优质资源短缺,以及基层儿科临床能力亟待大规模高效提升等问题,研发和验证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快速评估和改善的工具。他表示,项目意义重大,市科技局将大力支持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实施。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信息处副处长丁莹围绕重点专项相关过程管理要求,介绍了专项总体情况、过程管理规范和流程、实施方案编制要求、管理经验和项目实施中的常见问题等,重点强调项目责任主体下放落实到法人单位的转变、实施方案编写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项目的管理组织具体落实到位对项目开展的深远意义,要求各方高度重视,做好统筹协作,高标准完成项目目标。

项目负责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赵耀研究员从项目概要、组织管理、实施计划、成果与考核方式及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围绕项目研究目标,对项目课题分解、技术路线、时间节点、考核指标作详细阐述,明确了各课题的任务分工与相互联系。同时,他还对项目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进行了介绍。
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项目的核心技术创新点、项目实施期间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项目组织管理方案的落实、课题与承担单位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最后,专家组通过质询讨论形成评估意见,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技术路线和计划安排合理,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本项目针对基层医生儿科方面诊疗水平不足的问题,在基层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考察和提升等方面开展高效、大规模和低成本应用,可促进我国基层医生儿科能力的提升,培养智慧医学高层次人才,有望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