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手术室到再见到孩子,只用了1小时,手术当天就能回家,简直不敢相信!”来自云南的壮壮妈妈回忆起儿子的手术经历,充满惊奇和感叹。
1岁8个月的壮壮因一侧腹股沟疝,另一侧鞘膜积液连夜跨省求医,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验了一场“闪电战”:上午检查、下午手术、当晚出院。
这并非个例,而是医院“微创日归手术”快速康复模式的日常剪影。
截至2025年4月,这一创新微创手术模式已让超10000名患儿受益,成为儿童外科领域精准高效诊疗的标杆。
“走读式”诊疗:跨省患儿当日手术、当日归家
壮壮的病情颇具代表性。洗澡时,家长发现孩子“蛋蛋”处肿大,有时疼痛,被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及左侧鞘膜积液。
当地医生表示:疝嵌顿可导致肠坏死甚至睾丸缺血坏死,长期不治疗可影响生育能力,建议尽早手术,这让全家心急如焚。
通过连夜查资料,家长选择带孩子从云南跨省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
通过医院绿色通道,壮壮在当天预约到“微创日归手术”。
白天完成术前检查、麻醉评估和分时段进食,下午接受了单部位Mini腹腔镜手术,不到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2小时,孩子已能少量饮水,出院评估达标后,当晚便随父母踏上归途。
“孩子没遭罪,我们也没耽误工作,这样的效率太贴心啦!”壮壮妈妈感慨道。
微创日归手术有了“儿童标准”
日间手术(住院不超过24小时)并非新鲜概念,但“日归手术”要求更高——患儿当天入院、手术、出院,全程不过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日间外科刘俊宏主任医师介绍:“儿童虽恢复快,但易饥饿及哭闹,对流程、精细度要求更苛刻。我们通过微创技术、精准麻醉和分时段进食管理,将‘不可能’变为常态。”
目前,医院95%的日间手术已升级为日归模式,涵盖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30余种疾病。
以腹腔镜技术为核心,手术切口仅3-5毫米,配合起效快、代谢迅速的麻醉药物,患儿术后完全清醒后即可进食,出院评估合格后即可出院。“微创不是目的,而是让孩子少受苦、早回家的有效方案。”刘俊宏强调。
微创日归手术量破万例,“万台手术”与“万家安心”
作为全国首批日间手术试点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14年开展日间手术,累计已完成近6万台次。
从2017年开始,医院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日间手术模式,将不超过24小时住院缩短为“当日入院、手术、出院”的日归诊疗,目前“日归手术”占比高达95%。数据显示,患儿传统平均住院时间从3-4天压缩至12小时,住院费用降低30%-50%,病床周转率提升3倍,不但节省医保基金,也让更多患儿告别漫长等待。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医院以患者需求为核心,通过五大举措实现效率与温情的深度融合:
1.绿色通道提速
为异地及偏远山区患儿开通加急手术预约,减少家属奔波
2.周末手术扩容
周六及节假日开放手术,缓解家长请假压力
3.多病同治减负
一次麻醉解决两种疾病,降低患儿多次手术风险
4.多学科无缝协作
手术、麻醉、护理、检验、医保等标准化联动,12小时内完成“入院-出院”全流程
5.日间门诊一体化
24小时专人响应,覆盖术后换药、家长咨询、应急诊治等需求
从“万台手术”到“万家安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用创新模式书写儿童外科诊疗新篇章。
2025年4月,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授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称号。这一荣誉是对医院十年来深耕日间手术领域、持续优化诊疗流程的权威认可,更是对其以“精准、高效、安全”为核心的医疗体系的充分肯定。
从“住院数日”到“住院不超过24小时”
再到“当日归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创新“微创日归手术”模式
改写了儿童外科的传统叙事。
万例突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正如壮壮妈妈所言:“以前觉得看病是煎熬,现在却充满希望。”在这条高效与温情并重的革新之路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正以实力与情怀,守护更多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