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特色医疗

防治儿童过敏性鼻炎,四招应对春天烦恼

来源: 时间:2025-04-17 浏览:

5岁的小明,每年春天都会陷入“喷嚏连环战”。清晨起床后,连打十几个喷嚏,清水样的鼻涕流个不停,鼻痒得忍不住揉搓。夜间的鼻塞,更是让他呼吸不畅、难以入睡。

以上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相信每一个过敏性鼻炎的家庭对“喷嚏连环战”的场景都不会陌生。

面对春天的烦恼,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既心疼又焦虑家长不禁问:为什么每年都这样?有没有办法根治?

“据统计,我国约10%-15%的儿童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春季花粉(如柏树、杨树、柳树花粉)是主要诱因。”

今天是全国爱鼻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峰副教授提醒各位家长:春季应密切关注孩子可能遭遇的过敏问题,科学应对过敏性鼻炎,做到“防治结合,四位一体”。

环境控制减少过敏原接触

过敏原是触发症状的“导火索”。对于花粉过敏的儿童,张医生建议:

1.户外防护。花粉高峰期(3-5月、8-10月)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儿童专用口罩、护目镜,回家后更换衣物并清洗鼻腔(可用生理盐水)。

2.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除螨,保持湿度在50%以下,避免养宠物或接触毛绒玩具。必要时可使用紫外线仪进行紫外线消毒。

药物治疗可快速缓解症状传统药物仍是基础治疗的方法

1.鼻喷激素。可以减轻鼻黏膜炎症,但对部分儿童可能引起鼻出血,需要遵医嘱使用。

2.口服抗组胺药。可以缓解喷嚏、鼻痒,但可能引发嗜睡,建议睡前服用。

若症状严重,可联合使用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

免疫治疗,从根源调整免疫应答

即“脱敏治疗”,通过逐渐接触过敏原(如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让免疫系统“适应”过敏原。

疗程通常需3年,适合5岁以上、过敏原明确且单一的孩子。缺点是疗程长,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哮喘发作风险。

患者宣教,长期管理的关键,家长需与医生配合帮助孩子

1.规律用药。症状缓解后仍需按疗程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2.监测环境。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如“花粉监测小程序”),调整户外活动时间。

3.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如游泳),提升免疫力。

生物制剂——精准靶向治疗

近年来,生物制剂为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儿提供了新选择。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抗为例,其作用机制:靶向阻断IL-4Rα蛋白,从分子层面抑制过敏核心炎症通路,减少IgE抗体生成,实现“源头干预”。

生物制剂的优势是快速起效,长效便捷,避免每日用药的繁琐,安全性高。

目前该生物制剂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成人,儿童适用性正在研究中,家长可关注临床进展。


最后,张峰医生给家长三条实用性建议:

1.早诊断。若孩子频繁揉鼻、打喷嚏、黑眼圈(过敏征象),尽早就医查过敏原。

2.阶梯治疗。轻度症状以环境控制+药物为主;中重度或传统治疗无效时,考虑生物制剂或免疫治疗。

3.心理支持。避免责备孩子“总揉鼻子”,通过绘本、游戏解释疾病,减少焦虑。

过敏性鼻炎虽难“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孩子完全可以重获顺畅呼吸,享受春日美好。

正如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张罗教授所言:“创新疗法与规范防治的结合,让‘自由呼吸’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