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特色医疗

【聚焦儿院特色技术】全球首例!年龄最小儿童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经颈内静脉植入成功

来源: 时间:2025-02-17 浏览:

近日,继西南首例儿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植入成功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成功为一名年仅8岁7月、体重仅25公斤、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的四川女孩行经颈内静脉Aveir VR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这是目前全球报道病例中年龄最小的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经颈静脉植入儿童。

罕见病女孩反复晕厥发作,植入有线起搏器囊带感染。

小小(化名)患有罕见的线粒体病,此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脏传导障碍诱发猝死。随着心脏传导障碍进行性加重,小小出现高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晕厥发作,加之合并有糖尿病、心脏传导障碍、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着小小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房室传导阻滞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是指心脏传导系统中,心房向心室的传导电信号的活动发生减慢或阻滞,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泵血。

2024年9月,小小植入有线心脏永久起搏器后,因糖尿病高危因素出现起搏器囊袋感染,心血管科专家团队为小小紧急进行囊袋清创及有线起搏器取出术,术后小小再次因心脏传导障碍发生晕厥。

虽然起搏器植入治疗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鉴于小小的基础疾病,若再次植入有线起搏器依然会面临囊袋感染的风险。幸运的是,小小的家人得知心血管科成功完成首例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植入的消息后,希望能为小小植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

年龄小、体重低、血管细、基础疾病多,无经验可参考,手术能够顺利实施吗?

对于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年龄小、体重低(体重仅25公斤)、血管细(股静脉直径最窄处仅3.6毫米)、心腔小的儿童患者,是无法经股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器的,且目前国内外均无类似临床经验及病例报道。

面对孩子家长的满心期望,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团队反复讨论、评估、查阅国内外文献、组织全院多学科术前会诊、模拟术中操作流程及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最终决定为小小实施操作难度更大的经颈内静脉植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

2025年1月23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联合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多学科团队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并序贯扩张血管,经过一系列精细操作,通过输送系统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三尖瓣环途径,将起搏器置于右心室间隔靠心尖处心肌内,术中经多次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X影像及心脏超声监测显示起搏器位置良好。术后,起搏器运行良好,小小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该手术是继西南首例儿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于低年龄、低体重、微细血管的患儿选择经颈内静脉途径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是安全可行的,也为全球范围内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借鉴。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医院多学科医护团队的辛勤付出和患者家属的支持信任。未来,心血管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行的医疗新技术和临床治疗方案。心血管科也期待与国内外同行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