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9岁女孩婷婷(化名)是一个活泼爱动的女孩,热爱运动,家人感觉孩子身体一直不错。但是今年2月底至3月,婷婷突然出现眩晕、头痛、四肢乏力、双眼黑朦(眼前发黑)、胸痛,在学校晕倒了3次,经过当地医院各种检查,却始终找不到病因。
焦急的家人意识到孩子不对劲,于4月初辗转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就诊。

心血管科专家为婷婷做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女孩上学期间10天晕倒3次
婷婷的妈妈说,孩子10天内晕倒了3次,每次孩子晕倒后,都会四肢无力、失去意识,被老师紧急送去当地医院,经过头部CT、心脏彩超、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却查不出病因。
通过对症治疗后,孩子依然反复头晕、头痛、胸痛,我们就赶紧带孩子来重庆主城就诊。在重庆某三甲医院,医生建议我们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
据心血管科总住院医师李强介绍,婷婷入院后,通过测量血压,发现孩子的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血压,并且听诊心脏有杂音,股动脉搏动减弱,怀疑孩子存在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是什么?”婷婷的妈妈十分疑惑。李强医生耐心给孩子妈妈解释,怀疑是主动脉缩窄引起的头晕、头痛和胸痛等症状。立即对孩子进行进一步心脏彩超及CTA(CT血管造影)检查,最终婷婷被确诊为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为少见先心病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约为万分之5,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
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降主动脉血流量减少(降主动脉供应下肢和腹部的血)。
该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缩窄的部位、缩窄的严重程度、有无合并畸形以及就诊时患者的年龄。
若不及时治疗,后患无穷
导管前缩窄容易合并心脏畸形,患儿常在婴儿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就诊。约半数病例在出生1个月内,动脉导管闭合时症状明显加重,表现为烦躁、呼吸困难等,死亡率高。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在幼年时期一般无症状。大年龄的儿童及成人常因上肢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等就诊,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该病若不及时治疗,患儿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胸痛、手脚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远期可能出现高血压、脑卒中、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甚至危及生命。
未经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龄约为35岁,绝大多数患者在46岁前死亡。死因包括心力衰竭、主动脉破裂、主动脉夹层、心内膜炎、动脉内膜炎、脑内出血和心肌梗死。
婷婷妈妈感叹:“还好发现及时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就只有这一个女儿。”
主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风险大
婷婷确诊后,心血管科积极联系全院多学科会诊,邀请超声科、放射科、胸心外科、手麻科、重症医学科等参加。
经各位专家讨论后,考虑儿童主动脉缩窄可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方式为外科开放手术,而随着医疗技术及材料学的发展,经导管支架介入治疗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年龄较大患儿的首选干预措施。
虽然主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风险大,但通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选择介入方式进行治疗。
术后,女孩明显好转
术前,心导管造影显示婷婷的胸主动脉段明显狭窄,最窄处宽约5.3mm,狭窄长度约23.5mm,且影响左锁骨下动脉血流。4月6日,心血管科主任易岂建主任医师、副主任李谧主任医师协同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为婷婷做了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整个手术持续45分钟。
术后,经过心导管造影检查,显示婷婷主动脉原来狭窄的血管段得到明显缓解,现在宽约9.6mm,并且原狭窄段的前后压差明显缩小,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畅。婷婷说,感觉头晕、头痛、胸痛的症状明显有了好转。

术后,李强医生为婷婷检查
专家提醒
李谧主任医师提醒,对于孩子不明原因高血压、头晕、胸痛、视物模糊、间歇性跛行等,尤其是伴有上下肢血压不正常的儿童,要警惕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该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只有外科手术,目前也可采取内科介入治疗,即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具有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疤痕、住院时间短、不用输血等优点。
心血管科简介
心血管科创建于1982年,是中国西部地区小儿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国家卫健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重庆市先心病介入质控中心、重庆市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重庆市心律失常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儿童晕厥诊治中心,现拥有心血管科病房、心电生理室、心导管室、儿童心血管疾病研究室,渝中院区和两江院区病房共开设床位85张,年门诊接诊量超3万人次,住院人数3000例/年。
心血管科介入诊治范围: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瘘、肺动静脉瘘、肺隔离症、侧枝血管封堵、肺-支气管血管畸形、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分支肺动脉狭窄,有治疗指征的卵圆孔未闭,以及复杂先心病的心导管术及造影检查等;儿童各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现每年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超过1000例,射频消融术近150例,诊治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科门诊时间

健康热线:023-68370177、023-63631852。
地址: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住院医技楼8楼、渝中院区6号楼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