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家长要重视
近日,家住重庆沙坪坝区的两岁女童小怡(化名)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家长认为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在当地诊所给小怡开了多种治疗“胃肠炎”的药物,服用了药物的小怡没有明显的好转,一天呕吐高达十多次。近日,看着小怡的精神日渐萎靡,吓坏了的家长赶紧将小怡送到了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普外新生儿外科。
女童误吞异物导致肠穿孔
据接诊的普外新生儿外科总住院医师孙静介绍,小怡刚到病房时面色苍白,腹部膨隆,呈嗜睡状态。

他立即对小怡进行详细查体,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照片检查结果,考虑小怡为“消化道异物”,且有肠道穿孔危险。孙静医生立即联系麻醉科,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当天晚上就为小怡实施了腹腔镜下小肠部分切除术、小肠切开异物取出术、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探查术。
女童腹中惊现6颗金属球
孙静医生在术中发现小怡的肠道内有两处肠壁坏死穿孔并形成内瘘,部分肠管扩张明显,全部小肠水肿增厚。她小心翼翼将两处粘连肠壁切开并取出肠内异物,切除坏死穿孔的肠管,将梗阻肠腔内容物进行减压,最终顺利完成手术。令人惊讶的是,小怡肠腔内的异物竟是6颗彩色磁力珠。

据小怡的家长回忆,可能是两天前家里6岁的姐姐买来磁力珠玩具,两个孩子一起玩耍磁力珠时,2岁的妹妹误当“糖果”吞进了肚子。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小怡目前恢复良好,由于医生为小怡实施的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孩子腹部仅有2厘米左右的伤口。
误食异物—儿童的“健康杀手”
普外新生儿外科王佚主任介绍,近几年,由于磁力珠玩具的流行,科室已接收到多例由于误食磁力珠而造成肠穿孔的病例。磁力珠是由高强度的磁化材料所制成的,两个磁珠之间的磁力非常强大,一旦被误食进体内,后果不堪设想。磁珠会随着小肠蠕动向下运动,而两个磁珠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处在相近的位置,就有可能因为强大的磁力相互吸引,夹挤双层肠管,被压住的肠管将逐渐缺血、坏死,最后穿孔。如不及时就医,将危及生命!
王佚主任提醒,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安全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成长,选择适龄的益智玩具,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消化道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家长一旦发现或怀疑孩子误食了磁珠、硬币、电池等异物,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医救治。
普外新生儿外科

普外新生儿外科(原胃肠新生儿外科),于2020年9月全部搬迁至两江院区,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现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小儿普外和新生儿外科疾病诊治中心,各项医疗、护理特色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诊疗范围包括肛肠外科相关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直肠畸形、肛瘘、肛周脓肿等;新生儿外科相关疾病:先天性肠闭锁、幽门肥厚性狭窄、十二指肠隔膜、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脐膨出、腹裂、脐肠瘘等;普外科常见病: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肠套叠、肠梗阻等疾病诊治;脉管瘤/脉管畸形相关疾病:各类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等的局部注射治疗及介入治疗等。

腹腔镜微创手术疾病范围涵盖了可以开展微创手术的所有病种。
健康热线:023-68370276、68370277。
地址: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医技楼15楼。
普外新生儿外科门诊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