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正式获评全国首批《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贯标示范单位。这项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颁发的证书,不仅是对医院卓越管理的肯定,更标志着在儿童医疗领域成功实现从“技术导向”到“人文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中树立了人文关怀的新标杆。
体系化构建,让关怀有章可循
10月15日的现场评审,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程瑜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四川省人民医院苟莉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于瑞英副院长、大坪医院甘晓琴总护士长参加评审。
护理部副主任崔璀向专家组介绍,医院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推动人文关怀与专科护理实践深度融合,创新构建“3H1C”护理人文关怀体系,形成院级统筹、科室协同的长效机制。在儿童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中落实人文理念,显著提升患儿与家庭满意度。
细节处着手,让关爱温暖入心
对即将接受手术的儿童而言,陌生的环境、冰冷的器械很容易引发恐惧心理,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深刻洞察这一需求,将关怀融入每一个细微之处。
麻醉科护士长屈虹在专题汇报中,系统展示从体系建设到实践成效的丰硕成果,围绕“专业、协作、仁爱、创新”主题,打造充满童趣的温馨手术环境,并实施了一整套全流程关怀举措:从术前的专业情绪安抚、允许家庭陪伴,到术中的舒适化麻醉管理,再到术后的及时随访,真正做到了让关爱贯穿始终。
这份用心最终体现在过硬的质量指标上:手术患儿低体温发生率降至0.12%,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仅0.03%,显著优于国内同级医院。
从员工开始,让爱心循环传递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形成了独特的“爱的循环”文化。麻醉科徐颖主任汇报时表示,“先爱员工,方能传递关怀”是科室的核心文化。
通过健全制度、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团队建设,科室着力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温暖共融的职业氛围。只有当医护团队自身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才能由内而外地将这份温暖与安心传递给每一位患者及家庭。
专家组深入手术室、复苏室及镇静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与医护人员现场交流,并对术后患儿及家属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专家组对医院的人文标准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在儿童专科领域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充分体现了专科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医学精髓。
此次荣获全国首批示范单位,是终点更是起点。未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将继续以《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指引,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人文关怀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厚度的儿童友好医疗品牌,为中国儿童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儿院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