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国际早产联盟澳亚分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承办的“国际早产联盟(PREBIC)澳亚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圆满召开。
本次大会有来自全球100余家医院、25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围绕当今儿童疾病与健康、早产预防及早产儿救治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围产医学最新研究进展,探讨未来合作及发展方向。
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会长董志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晓东教授,PREBIC澳亚分会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史源教授分别致辞。对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国际早产联盟与钟南教授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期望汇聚全球智慧,共筑澳亚早产防治协作网络,推动诊疗标准化与多中心研究,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全球视野,创新驱动
早产儿医学的“重塑”与“升华”
学术年会邀请来自美国、蒙古国的3名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演讲。美国专家钟南教授以《早产的全球视角:治疗新策与研究进展》为题,分享国际前沿的科研动态与临床创新理念。蒙古国Byambabayar Ulziikhishig教授和Gerelmaa Zagd教授分别就本国早产儿护理现状与挑战作深度报告,展现不同医疗背景下早产管理的多样性与共性需求。史源教授系统阐述PREBIC澳亚分会的建设蓝图与发展路径,为区域协作指明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董晓静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袁琳教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陈龙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雨丰教授围绕早产防治及早产儿救治中的关键问题作专题报告。
深度对话,协同创新
汇聚多元智慧,应对复杂挑战
新加坡竹脚妇幼医院的Victor Samuel Rajadurai教授、沙特阿拉伯新生儿学会主席Fahad Alaql教授、俄罗斯联邦卫生部库拉科夫妇产围产与儿科科学研究中心的Ionov Oleg Vadimovich教授和印度德里福德斯拉菲姆GK-II医院的Raghuram Mallaiah教授分别就高频振荡通气(HFOV)的应用与无创通气联合给药技术分享宝贵的国际经验。泰国新生儿主席Sarayut Supapannachart教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韩树萍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丁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洪毅教授和容志惠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孟丽丽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聂川教授、武汉市儿童医院曾凌空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思涛教授、福建医科大学许丽萍教授、璧山妇幼保健院朱兴旺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童超教授、包蕾教授、韦红教授、王建辉副教授,围绕早产儿的预防、极早产儿的呼吸支持策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新靶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分类管理、新生儿营养支持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促进合作
共绘澳亚发展新篇章
学术年会主席史源教授分别为新一届澳亚区域国际执委新加坡Victor Samuel Rajadurai 教授、沙特阿拉伯Fahad Alaql教授、泰国Sarayut Supapannachart教授、蒙古国Byambabayar Ulziikhishig教授、蒙古国Gerelmaa Zagd教授、印度Raghuram Mallaiah教授等颁发证书,他们分别是早产儿基础医学、公共卫生、新生儿重症等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专家,不仅是各自国家的学术领袖,更是推动澳亚区域早产防控落地的坚实力量。他们的加入,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PREBIC澳亚分会的国际专家网络,为未来更深层次的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华子瑜教授与国际早产联盟钟南教授,围绕早产防控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共商推进协作的具体路径。
学术年会主席史源教授表示,本次年会不仅是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深化国际友谊、凝聚区域共识的重要平台。PREBIC澳亚分会将继续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桥梁,推动早产儿医学领域的知识共享、技术转移和协同创新,为降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早产发生率和改善早产儿远期预后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医院长期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的成果体现,也展现了我院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学术合作的开放姿态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