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儿科麻醉超声技术培训项目简介

来源: 时间:2025-01-02 浏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可视化精准医疗和加速康复外科的快速发展,围术期超声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由超声科医生进行的检查,而是逐渐地进入临床科室,由临床医生施行的床旁实时超声监测。麻醉学科作为围术期医学的重要纽带,已成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主导学科,为患儿提供精准医疗服务是今后麻醉科及麻醉医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院麻醉手术中心全面承担本区域及周边地区儿童麻醉人才培训、危重症手术治疗的重任,在儿童可视化精准医疗的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可视化精准医疗和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路径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临床实践表明,ERAS理念及相关路径既要体现以快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围术期疼痛管理及减少患者的心理-生理创伤刺激,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减轻患儿围术期疼痛,TEE技术是危重患儿诊疗监测的第三只眼睛,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的保护伞。随着急诊特别是危急重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危急重症患者需建立静脉通路、有创血压监测,但盲穿可因多次穿刺致血管损伤、操作事件长影响手术进程及危重症者的抢救,围术期超声技术可以改善患儿就医体验、保证患儿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我们将对于儿童医疗投入更大的人文关怀,让可视化精准医疗的服务流程更加合理,做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先导者。

二、项目简介

我院麻醉科实施围术期超声技术已8年有余。业务范围包括超声引导血管穿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超声引导下术中肿瘤定位、经食道超声、重症超声及超声引导下输液港植入等技术,目前每年手术麻醉量逾4万台次。我院率先在全国引进围术期超声技术,配备多台超声仪器,包括便携式超声,在危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备有血管穿刺及食道超声、经胸超声仿真模拟人器具,我科具有TEE资质的老师经验丰富,具备招收儿科超声技术(血管穿刺、神经阻滞、TEE技术)项目专项进修的技术储备。本招收专项进修的培训课程设计合理,技术平台成熟。本课题组长期进行儿童麻醉与血管超声技术及食道超声技术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非常了解,并在超声引导血管穿刺、神经阻滞、TEE方面具有多项研究成果。目前已发表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的SCI 论文十余篇,并以全文形式在本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

我院麻醉科拥有一支较年轻、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创新及科研能力强、富有朝气和团队精神的人才队伍。目前共有麻醉医生47名,包括正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15名、住院医生17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0名、博士学位人员10名,博士后3名。我们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制度与规范,使得每一个人都能明确岗位职责及操作流程。以“患儿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综合患儿病情及手术情况,灵活运用超声技术,制定“个性化”的穿刺方案。我院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100%,神经阻滞给患儿带来良好的就医体验,食道超声的使用为心脏病手术患儿保驾护航。超声技术的运用不仅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缩短围手术期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及就医体验,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

三、儿科麻醉超声技术培训项目培训方案

(一)报名条件:

1. 医生: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2. 无需超声基础。

3.报名者本单位计划开展围术期超声业务

(二)项目分类

1.血管穿刺:单人单次学习周期为1个月,每月开班。

2.神经阻滞:单人单次学习周期为2个月,每2个月开班。

3.TEE技术:单人单次学习周期为3个月,每3个月开班。

如学员对以上项目均有意愿,可以任意组合学习。

(三)培训目标

培训项目

培训目标

血管穿刺

了解超声成像基本原理,正确使用超声仪器及图像优化技术

掌握血管相关解剖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常用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

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神经阻滞

了解超声成像及神经刺激仪基本原理,正确使用超声仪器及图像优化技术

掌握神经相关解剖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常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

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TEE技术

了解心脏的解剖基础知识

掌握TEE基本切面的成像原理

掌握TEE基本切面的获取

掌握TEE基本切面的识别及判读

四、报名方式

登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官网,选择“医学教育”、“进修报名”入口,填写“订单式专项进修申请表”进行报名。

具体事宜可咨询:

1.培训科室:谭老师 18523440103。

2.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杨老师 023-6387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