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新生儿重症超声“订单式专项进修”项目简介

来源: 时间:2025-01-02 浏览:

一、项目背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1980年,现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首批全国新生儿围产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批国家围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围产医学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副理事长单位。现开放床位310张,是整体规模全国领先的新生儿诊疗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儿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委员及儿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也是西南儿科影像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超声科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承担了各类各级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儿科超声医师。

二、项目简介

新生儿科现有医护人员310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及抢救设备,临床开展包括ECMO、CRRT、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床旁ROP筛查及干预等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超声科现有医务人员73名,配备超声诊断仪37台。参与了我国首部《儿童超声检查》指南的编写,主要负责对西南地区医疗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培养各级儿科超声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近百名,成为超声同行提高技能首选的理想之地。

新生儿科常规开展危重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综合评估,该项目于2021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临床创新团队项目支持。作为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综合评估的重要内容,新生儿科与超声科联合,常规性开展床旁新生儿重症超声检查,为临床指导新生儿循环衰竭、动脉导管未闭、持续肺动脉高压等危重症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医护团队常规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各种动静脉血管穿刺技术。

同时,项目组临床科研实力雄厚,绝大部分组员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学历,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几年每年发表SCI论文超过30篇,并获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累积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元,为本项目中的临床科研培训部分提供了重要基础。

本项目面向全国招收学员,结业后能独立开展新生儿重症超声相关工作。

本项目负责人为新生儿科史源主任及超声科唐毅主任,由王建辉副主任及汪朝霞副主任具体安排培训的实施。培训团队师资均在国内外接受重症超声相关培训,并承担过各类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三、培训方案

本项目提供以下两种培训方案:

项目一(新生儿重症超声临床培训)

项目二(新生儿重症超声临床培训+临床科研提升)

(一)报名条件

项目一(新生儿重症超声临床培训):①学员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②新生儿科临床工作3年及以上;③熟悉新生儿危重症相关病理生理基础及临床管理;

项目二(新生儿重症超声临床培训+临床科研提升):①学员来自三级医院,特别优秀者也可来自二级医院;②新生儿科临床工作3年及以上;③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既往有临床科研经历(包括发表论文、参加课题等);④熟悉新生儿危重症相关病理生理基础及临床管理;⑤专业英语读写能力较强者优先考虑;

(二)学制

项目一(新生儿重症超声临床培训):单人单次学习周期为3个月;

项目二(新生儿重症超声临床培训+临床科研提升):单人单次学习周期为6个月。

(三)培训目标

1.掌握新生儿重症超声和血流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2.综合运用重症超声及其他床旁监测技术,对具体患者进行综合血流动力学分析,并给予精细化的血流动力学管理;

3.参加项目二学员能够掌握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方法,并在掌握新生儿重症超声的基础上,能够在该领域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四)培训方式

以“订单式”专项进修培训方式开展,由新生儿科及超声科组建的专门师资团队负责临床理论讲授及床旁带教指导,对参加项目二的学员还将开展临床科研专项辅导)。培训结束通过考核后,颁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订单式进修培训证书。

(五)招生计划

本项目常年招生,每年3、6、9、12月份开班,每期限额招生,根据面视情况择优录取。建议报名前先联系培训科室(新生儿科)。

(六)报名方式

登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官网,选择“医学教育”、“进修报名”入口,填写“订单式专项进修申请表”进行报名。

具体事宜可咨询:

1.培训科室:新生儿科:023-68370356   超声科:023-68370219。

2.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杨老师023-6387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