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

重庆市第十期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总结

来源: 时间:2023-12-27 浏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的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认真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并加快推动我市新生儿护理专科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新生儿护理专科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生儿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重庆地区危重新生儿护理服务能力,提高危重新生儿护理技术及家属满意度。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计划,2023年5月8日-11月5日为期6个月的重庆市第十期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顺利举办。我院作为重庆市唯一的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受重庆市卫健委委托,从2013年起新生儿内外科已成功联合承办9期“重庆市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2023年重庆市第十期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即将结业,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专科护士基地在2023年5月8日-11月5日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第十期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共招收来自广西、宁夏、青海、四川、贵州、云南以及重庆等7个省市自治区的50名学员,所有学员顺利完成了理论、小讲课、个案撰写、临床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

二、培训内容

(一)新生儿护理理论模块

1.新生儿护理理论基础阶段

(1) 围产相关知识

(2) 新生儿用药安全

(3)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4) 新生儿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5) 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6) 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7) 新生儿皮肤黏膜系统疾病护理

(8) 新生儿其他系统疾病护理

2. 新生儿护理理论进阶知识阶段

(1) 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

(2) 早产儿精细化护理

(3) 家庭参与式护理

(4) 新生儿营养管理

(5) 新生儿疼痛管理

(6) 新生儿置管护理

(7) 新生儿人文护理

3.护理质控管理教学阶段

(1) 护理质量控制

(2) 护理教学方法

(3) 护理管理方法

4.新生儿护理技能特训阶段

(1) 新生儿实验室常见检查

(2) 危重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5.科研训练阶段

(1) 文献检索及管理

(2) 综述、论著、个案撰写

(3) 循证护理

(二) 新生儿护理临床模块

1.新生儿内科护理临床实践

2.新生儿外科护理临床实践

3.实地参观多学科协作平台

三、培训目标

(一)通过对新生儿内外科常见疾病和危重症诊治、护理进展的讲解,以及专科护理操作及急救技术的示教和练习,培养具有一定资质、有较高的专科护理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科护理实践能力且能较好地解决临床专科护理问题的专科护士;

(二)培养熟悉新生儿病房的规范化管理,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能指导其他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新生儿专科护士;

(三)以期达到培养出一批符合新时代新要求优秀的新生儿专科护士的标准,为各种疾病新生儿和急危重症患儿提供安全、舒适、有效的护理并推动新生儿科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工作成效及亮点

(一)各级领导重视、三级管理沟通高效

重庆市新生儿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采取三基管理架构,在护理部指导下开展培训工作,从上而下落实培训细节。本次培训开班前,护理部及基地负责人组织各临床实习单元的护士长及主带教老师开培训前沟通会,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做好前期准备。

(二)顺应时代发展、培训课程全面升级

本期培训在前九期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的经验基础上,今年并根据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打破以往的教学板块,实现课程全面升级,培训包含2个月理论培训+4个月临床实践,理论课程分为基础、进阶、质量控制与教学、技能特训、科研培训等5个阶段,全方位贯穿新生儿护理内涵。临床实践由新生儿内科和新生儿外科2大板块组成。在此期间安排1名主带教老师全程参与培训管理,同时安排了2名本单位内科及外科具备研究生学历护士作为班长全程跟班协调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理论授课方面,邀请了80余名相关专业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生、教授、护士长、护理专家集中理论授课约2个月,授课内容包含新生儿内外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新生儿护理前沿护理理念及技术、新生儿急救技能、护理教学、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文等;在为期4个月的临床实践培训里,增设胸心外科临床实践单元,丰富临床实践内涵,带教老师们认真负责,悉心传授,认真解答学员问题,手把手地对学员们进行了新生儿内外科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和工作流程带教;同时特别安排科研专项培训模块,在科研带教老师和临床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个案撰写。今年培训考核指标包括理论、操作、个案汇报、小讲课比赛等4项指标,全方位考核学员的学习成效。

(三)重视临床带教、带教形式多样

培训授课形式包括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工作坊等,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包含角色扮演、案例导入、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学员们对老师们的教学态度、工作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给出了较高评价。

(四)临床观摩新技术、拓宽专业视野

临床观摩ECMO、CRRT、床旁ROP及超声、新生儿纤支镜等多项临床救治技术,包括新生儿胃肠外科和胸心外科救治技术与术前术后护理等。

(五)多学科实地参观、感受多学科协作模式

临床实践当中,增加实地观摩模块,积极带领学员参观PICU、感染科、PIVAS、营养科、门诊大楼,切实感受多学科合作平台。

(六)重视危重抢救技术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团队模拟真实场景,重视急救团队配合,强化临床技能练习和考核。

(七)积极开展科研培训、指导学员完成个案

科研集中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文献检索、个案撰写、护理循证等,采取临床个案与科研指导老师双带教模式,保证个案撰写质量。

(八)注重护理人文关怀,提升学员内在素质

邀请郑显兰主任研究团队开展新生儿疼痛管理工作坊,实地参观医院社工部相关社工实践及佑佑宝贝医院,传播儿科护理人文关怀理念,提升学员内在素养。

(九)注重教学质量控制、个性化调整培训方案

采取前中后教学质量控制,培训前摸底学员测验理论水平,问卷调查学员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培训中基地项目负责人随机巡查项目实施情况,定期访谈学员,实施反馈带教效果,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培训后采取问卷调查学习满意度,保证教学质量。

五、不足之处和未来改进计划

培训中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1.分院区以后人力相对分散,年轻带教师资教多,带教经验不够丰富,所以未来加强带教师资培训,保证同质化带教;2.学员人数较多,虽已提供学员休息室,但仍难以满足所有学员休息要求,未来加强生活管理,保证学员良好休息;3.临床实践模块涉及多个科室,当中精细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2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