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来源: 时间:2023-09-25 浏览:
2023年9月21日—23日,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在成都温江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规模和影响力盛况空前,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护理同仁汇聚于此,共飨这场学术盛宴。大会以“促护理服务,守儿童健康”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重症论坛、新生儿论坛、护理管理论坛、专业论坛)。会议精彩纷呈、重点突出,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了儿科护理领域新进展、新模式、新理念和新方向,为儿科护理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大会共收到会议投稿3539篇,遴选出大会发言20篇,分会场发言80篇,壁报150篇。我院获主题讲座2个、大会发言8篇、壁报交流16篇。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我院共派出27名护理骨干参会。为充分展现重医儿院护理团队的实力和风采,在郑显兰主任、莫霖护士长高标准、严要求下,共组织三次试讲,反复打磨发言者的研究内容、PPT制作、发言风格,统一规范壁报内容、形式。最终,团队不负众望,给点评专家及参会同道留下深刻印象。
9月22日,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儿科护理领域的发展现状、最新进展及未来方向。护理部主任郑显兰教授聚焦新生儿疼痛作专题讲座,详细解读了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呼吁护理同仁关注新生儿疼痛。9月23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孟玉倩副主任护师以“护理信息化助力智慧化ICU的建设”为题作专题讲座,展示了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现代化发展。护理部范娟科护士长汇报了以家庭参与为核心的出院后早期干预对降低极早产儿父母亲职压力的效果,说明了早期干预的有效性;新生儿科刘真真分享了构建基于专家咨询法构建标准化超小早产儿院间转运方案的过程及结果,为转运超小早产儿提供了指引。沈巧博士后详细阐述了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的制定过程及可用性评价,为新生儿疼痛评估、干预带来了循证证据;李飞博士后分享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养育照护需求,号召大家关注孤独症患儿;内分泌科张文妮分析了863例生长痛患儿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重症医学科何珊分享了ICU儿童谵妄研究的共词聚类分析的结果,指出了当前ICU儿童谵妄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难点;血液肿瘤科潘小容及胸心外科项明聚焦于风险预测模型,分别讲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口腔黏膜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及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探讨法洛四联症术后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参会人员的精彩发言获得了专家及同道一致认可。此外,莫霖、吴利平、申玉洁、郭松领、郭蓉、陈利平、刘晓琴、余璐、周雅婷、魏晓琼、魏璐、陶静、罗爽、陈新红、沈雨晴、王蔓共16名护理骨干的论文以壁报展示,获得同行广泛关注。
新理念开拓新视野,新方法带来新发展,本次会议展示了重医儿院理团队的学术风采,会后讨论也为今后研究指明方向。后续应将循证理念与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深度融合,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循证问题,继而检索、应用、转化循证证据;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儿科护士职业发展路径;切实将人文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握发展机会,积极探索高级临床专科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在儿科护理领域中的实践及管理模式。未来,我们定将不忘初心,努力探索、精于钻研,深化专业内涵,满足儿童健康需求,筑牢儿童健康之墙!
执笔者陈利平
护理部综合报道
2023年9月25日
上一篇: 顺畅呼吸,快乐生活
下一篇: 护佑口腔健康 乐享健康生活--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