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质量・创新・卓越” 推进儿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16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隆重召开2024-2025学年度教学工作大会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进会。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各教研室与临床科室负责人、教学秘书、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质量·创新·卓越”主题,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共同谋划儿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会议由儿科学院副院长翟瑄主持。
会议开篇,赵晓东书记代表学院发表致辞。他首先向长期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辅导员致以崇高敬意与诚挚感谢。赵书记强调,当前“新医科”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对高水平儿科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支撑与儿科人才培养主阵地,学院肩负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为此,他对新学年教学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始终高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旗帜,筑牢育人根基;二要勇立教育改革潮头,激发发展动能;三要大力弘扬崇高师德师风,建强教师队伍。他号召全院师生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共同奋力开创儿科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随后,会议按既定议程高效开展,各环节紧密衔接,聚焦教学核心议题。
2025年儿科学院教育教学优秀表彰仪式由翟瑄副院长主持,赵晓东书记、王佚副院长、教学督导专家组长朱朝敏教授共同担任颁奖嘉宾,为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颁奖。此次表彰不仅是对先进的肯定,更以标杆力量激励全体教师投身优质教学,筑牢教学质量防线。
翟瑄副院长就2024-2025学年度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报告,该报告从“亮点工作”“教学运行成效”“问题反思”“改进方向和举措”四个维度展开。在2024-2025学年,学院基于儿科人才培养的“六化”教育教学治理体系建设,以“四金一化”(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质量文化)为核心要素,有力推动了教学内涵的显著提升。报告对过去一学年本科教学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深入剖析,为下一学年的工作明确了方向。
儿内教研室唐雪梅主任、儿外教研室张德迎副主任、儿传教研室张祯祯主任、儿保教研室丁媛主任分别代表各教研室发言,重点围绕教研活动开展实效、课程建设进度、师资队伍培养、教材建设应用,以及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检准备情况等核心内容,分享经验做法并提出多项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朱朝敏教授作教学督导工作总结,结合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直指教学环节中的薄弱点,同时给出具体、可落地的改进方向。赵瑞秋部长围绕ISW年度工作开展情况作总结,从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培训资源优化等方面提出规划,为后续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明确思路。教学基地代表巴南医院周小娅科长、康美社区张帆老师结合各自基地的教学实践,分享在学生带教、教学管理中的经验与思考,表达了与学院进一步加强教学协同的愿望。
学生代表李知翰、许荣杰从学习者视角出发,就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安排、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体现了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治理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学院当场承诺将学生建议形成“问题清单”,次年逐项反馈整改情况。
教务处朱静处长作学年度教学质控报告,基于详实的数据,从招生生源、教学运行、执医考试、卓越培养四个维度深度剖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系列改进措施。会议还针对2025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任务分工与关键时间节点,确保迎检工作有序推进。
会议最后,翟瑄副院长作总结讲话强调,教学要务实高效,善于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要重视教学研究,将教研活动做实做深;学院将继续支持ISW品牌化、产品化发展,推动教学成果转化。最后,他以“感谢、责任、自豪”三个关键词结束讲话,鼓励全体教师不忘育人初心,共同扛起为中国儿科事业培养卓越人才的重任。
此次大会既是对过去一学年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新学年工作的谋划与动员。它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面向未来,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将继续秉持“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深耕儿科医学教育沃土,加速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精英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儿科领军人才而不懈奋斗!
( 儿科学院教务处9月17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