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静脉治疗精进团队与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实现跨院区高效联动,成功完成一例白血病重症患儿的高难度PICC置管会诊。
急!跨院申请求帮助
7岁萱萱(化名)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萱萱遭遇严重并发症,身体状况极差。此次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时,情绪烦躁,自行将PICC拔出。
萱萱病情重,还需要长时间输注营养液,经过讨论,医护患一致认为抗感染及营养液输注需要置入新的PICC导管。
但难题接踵而至,萱萱因经历化疗、长期禁食、输注营养液,双臂因多次穿刺已布满淤青,上臂及前臂无血管显露,加上情绪不稳定,惧怕打针不配合,也不能进行镇静。且萱萱血小板低、凝血功能障碍,置管后可能面临出血风险。
危急时刻,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发来跨院会诊申请,请求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的支援。
快!迅速响应解难题
接到跨院会诊申请,考虑到患儿病情危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迅速组建由院级静脉治疗精进团队成员和血液肿瘤科主治医生组成的会诊团队。
专科护士认真全面评估萱萱身体状况和血管条件,提前局部使用局麻药外敷,专人安抚情绪,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留置针代替穿刺针,灵活调整进针角度和速度,确保穿刺针平稳进入血管;采用钝性破皮法代替传统刀片破皮,有效避免置管后的出血问题。
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默契配合,从接收会诊申请到实际完成置管操作,整个流程仅用了短短3小时,为患儿争取到宝贵治疗时间。
赞!专业照护显关怀
在救治过程中,静脉治疗精进团队不仅展示卓越的专业素养,更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每一个细节。
面对萱萱因治疗产生的焦躁情绪,团队成员全程耐心安慰和鼓励,极大增强患儿对操作的配合度。
整个置管过程,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萱萱的表情,用温暖的话语、轻柔的动作,给予她无尽安慰与支持。
萱萱母亲动情地说道:“没想到今天幺儿居然能这么配合你们操作,她说一点也不痛,你们的技术太好了!太谢谢重医儿院的医护团队!”
团队迅速响应和专业照护给予家长莫大安慰和信心,也是对重医附属儿童医院3HIC护理专业服务的最好诠释。
棒!守护“生命通道”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该导管主要用于中长期输液、需反复输注刺激药物和高渗透性药物。
对于萱萱而言,这根看似不起眼的导管,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不仅极大地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穿刺痛苦,也默默见证着每一次挑战与胜利的瞬间。在PICC的守护下,每一滴药液都化作了希望的种子,滋养着萱萱的生命之花,让爱与勇气在心间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
静脉治疗精进团队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静脉治疗精进团队由护理部组织管理,是一支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医生和药剂师组成的多学科静疗团队,承担院内外的高难度静疗会诊,围绕解决患者静脉治疗难点和痛点问题开展临床实践、专业培训和科研探索。
我院是重庆市儿童PICC专项技术培训基地,静疗团队采用“理论培训+工作坊实训”教学模式,累计培养600余名儿童PICC专科护士,人才辐射黑龙江、甘肃、西藏等16个省市自治区。儿童PICC年置管量突破2500例,成功率达99.97%,年维护量上万例次,成为西南地区儿童PICC实践示范和护理人才培养中心。
静脉治疗精进团队始终致力于构建安全、高效的生命通道,让专业技术赋能更多儿童的治疗与康复。
儿童静脉导管护理专科门诊
儿童静脉导管护理专科门诊,为院外患者提供全面PICC置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一站式服务,并与医院多学科建立协作机制,承担处理各种静疗复杂病例。同时还开发了儿童静脉导管居家维护系统,实现PICC置管患者与静疗团队的“零距离”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