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页

【聚焦儿院特色专科】从“哭着看牙”到“睡一觉就好”,舒适化口腔门诊化解孩子们的“童年阴影”

来源: 时间:2025-09-25 浏览:

被大人按住胳膊腿

牙钻“吱吱”响得像锯木头

哭到嗓子沙哑

满嘴的血腥味

......

你是否也有同款“童年阴影”?

对很多人来说,“牙科恐惧”的种子,早在儿时一次被迫配合的治疗中就已埋下。甚至伴随至成年,导致迟迟不愿就医,口腔问题越拖越严重。

事实上,看牙不一定要“硬扛”,更不必成为童年的阴影。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舒适化口腔门诊,正以一种更加安心、轻松的治疗方式,改变儿童牙科的治疗体验,孩子只需“睡一觉”,醒来时,牙齿已经全部治好。

六岁娃的一口烂牙如何一次性“焕新”?

6岁2个月的小强(化名),来自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就是被龋齿折磨的孩子之一。“孩子从小没养成刷牙习惯,还爱喝夜奶,经常半夜疼得哭醒,我们只能抱着他熬到天亮。”小强妈妈说,当地医院试过让孩子配合治疗,可孩子一看到牙科器械就躲,“医生说强行治有误吞、误吸的风险,不治又不行,我们实在没办法,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主城。”

接诊的医生田江雪检查发现,小强全口已萌出的24颗牙齿中,19颗都有龋坏,“常规门诊要反复来好几次,他家离主城远,往返都不方便,孩子配合又差,治疗过程中存在误吸、误伤的高风险,治疗效果没保障,还可能留下心理阴影。”综合考虑后,医生建议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口腔的舒适化治疗。

在橡皮障保护下,田江雪医生与张萧云护士配合依次完成根管治疗+金属冠修复、活髓切断术+金属冠修复、树脂+前牙透明冠、前牙美容修复、树脂充填,还拔除了残根、做了个别牙间隙维持和全口涂氟,全程治疗约2个小时。

“醒后孩子还问,‘我的牙好了吗?’一点没觉得害怕。”小强妈妈说,术后2周复诊时,孩子不仅不喊疼了,咀嚼能力明显提升,“以前不爱吃饭,现在每餐都能多吃小半碗,我们太满意啦。”


什么是舒适化口腔?不只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舒适化口腔门诊与普通门诊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疼痛和焦虑的控制。”田江雪医生介绍道。普通门诊依赖行为诱导、家长安抚和局麻,孩子必须在清醒状态下配合治疗,而舒适化门诊则让孩子在放松或睡眠中完成所有操作,全程“无痛、无记忆、无恐惧”

治疗效率也显著提升。普通门诊单次治疗时间有限,复杂病例需多次就诊,孩子哭闹还会影响治疗效果。而舒适化门诊可一次性处理多颗牙,减少反复就诊的时间和心理压力

流程上,舒适化门诊也更严谨。普通门诊大多随到随治,除非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而舒适化治疗前,除口腔医生评估外,还需要麻醉医师对孩子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验血、胸片、心电图、尿检,降低麻醉风险,确保孩子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的安全。”麻醉医生谭兴琴强调,这一步必不可少,“我们不能盲目麻醉,所有检查都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舒适化治疗能避免很多风险。“普通门诊孩子哭闹不配合时,根管治疗的细针、补牙的材料可能掉进气管或胃里,误吞、误吸的风险很高。”田江雪医生回忆,以前在普通门诊,曾有孩子哭闹时把牙科器械碰掉,差点扎到舌头。“还有的孩子抗拒导致唾液污染补牙材料,没过多久充填体就脱落了,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门诊护士张萧云补充道。而舒适化治疗中,孩子保持稳定姿势,医生能更专注操作,“隔湿、吸唾都做得更到位,治疗精准度也更高。”

哪些孩子适合舒适化治疗?

1.需要立即治疗的低龄患儿,且治疗需求较大。

2.对口腔治疗非常不合作、恐惧、焦虑、抵抗的儿童或者青少年,无法配合常规口腔治疗者。

3.有智力障碍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不能配合常规门诊治疗的患儿。

4.患儿有多颗牙齿需要治疗,但患儿和(或)其监护人没有多次就诊的条件。


全麻会影响孩子智力吗?别让误区耽误孩子成长

“全麻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这是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最担心的误区。对此,麻醉医生谭兴琴明确表示:“目前研究表明,单次麻醉对孩子几乎没有影响,反而反复让孩子在清醒状态下承受恐惧,心理伤害更大。”

谭兴琴医生介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在全国麻醉领域排名前茅,2015年就有了镇静中心的经验,“很多同行都来学习。我们主要接诊2-5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有扁桃体、腺样体的肥大,容易导致呼吸道不通畅,我们都会提前评估,制定专属方案。”

她还分享了一个细节:有些孩子之前在其他地方尝试清醒治疗,再到这里时,一看到医生就害怕,“躺下后会突然睁眼,吓得浑身发抖,反而更难诱导进入舒适状态。所以早用舒适化治疗,反而能避免孩子心理阴影的叠加。”

对于家长担心的麻醉安全,谭兴琴医生也给出了定心丸:“我们会严格把握麻醉适应证,从术前评估到术中监测,再到术后苏醒,都有一套标准化流程。在这里,舒适化口腔麻醉管理很成熟!


不仅是治牙,更是守护身心健康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9%,平均每个孩子有4.24颗龋齿,较10年前上升5.8%;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也升至34.5%。可与之相悖的是,儿童口腔就诊率极低。很多家长仍存在“乳牙坏了不用治”的错误观念,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龋齿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还可能引发低热、关节炎等全身问题,甚至导致孩子自卑、心理受挫。舒适化治疗不仅解决了牙病问题,更保护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接诊过很多来自外地、多次辗转的家庭。舒适化治疗虽然费用略高(增加了体检费以及麻醉费),但省去了反复奔波的时间、交通和住宿成本,从整体来看反而是更经济、更人性化的选择。”田江雪医生说。

看牙不再是“童年阴影”。随着舒适化口腔治疗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在睡梦中告别牙痛,醒来迎接健康的笑容。家长也无需再面对孩子的哭闹和自己的无力感。这是一种医疗进步,更是一种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深层关怀。

如果您家也有“怕看牙”的孩子,舒适化口腔是一个值得了解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