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地震灾区急需儿科专家 我院医疗队发挥主力作用

来源: 时间:2014-08-07 浏览:

地震灾区急需儿科专家 我院医疗队发挥主力作用

救助现场

“13岁女孩,地震受伤导致肠穿孔,病情危重,生命垂危,急需儿科专家增援指导治疗!”8月7日早晨8点,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向国家(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求助,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接令后,骨科南国新教授、肝胆外科郭春宝教授立即赶到该院重症监护室,积极指导当地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竭尽全力挽救患儿生命。截止目前,我院已经诊治了十几名地震儿童。

由于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成人医院,在诊治儿童疾病方面很是欠缺经验,当地儿科专家稀缺。而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对危重患儿的救治经验丰富,因此对地震儿童的抢救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岁女孩丽丽,来自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由于长时间被埋压,导致肠穿孔,生命危在旦夕,当地医院医生为其做了手术,但是术后病情依然危重,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我院肝胆外科郭春宝教授、骨科南国新教授为孩子腹部体征做了体检,指导当地医生为孩子进行胃肠减压、禁食补液、静脉营养等治疗,并为孩子量身定制了输液的液体量,得到当地医生的一致好评和感谢。4岁男孩峰峰,同样住在重症监护室,由于地震导致颅脑外伤,手术后颅压高、身体浮肿,一直昏迷不醒。我院专家为其调整了治疗方案,增加了降颅压、利尿药的治疗,还重新根据孩子的体重调整了输液量。

10岁男孩俊俊,地震受伤后,脑部受伤,刚开始右眼视力模糊,住在眼科病房治疗。但是隔了一天后,右侧上下肢出现了乏力现象,经过CT检查没有异常,又找不到病因,困扰了当地救治的医生。我院专家查看后,发现孩子右侧上下肢的肌张力降低,分析小孩的病情可能为短暂的脑震荡,建议颅脑外科医生密切观察孩子病情。

除了救治地震儿童,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还承担了转运的任务,多次转运危重病人。8月6日,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出发前往龙头山镇的途中,接到陆军营地的紧急电话,要求转运一位危重病人。这是一位77岁的白发老人,老人3岁的孙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老人伤心欲绝。在颠簸的转运路途中,医护人员一边密切观察老人的病情,一边不时安慰老人。小心护住老人的头,紧紧握着老人的手,一路用关爱温暖老人的心,老人虽然满身伤痕,却忍不住不停道谢。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积极完成救治任务的同时,还慷慨解囊,4名医务人员主动掏腰包捐款救助病人。在临时医疗救助点,我院医护人员不仅为灾民进行义诊,给灾民解疑答惑,传递健康知识,还积极派发了从本院带去的药物。

汪娅护士的救灾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