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听觉灵敏,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目光澄清,却对周围的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发声正常,却不与他人交流,他们或被认为智障,却常在部分领域能力超强……。他们无法选择是否有孤独症,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否接纳他们,让我们用爱,包容、宽容、接纳他们!
为增进社会对孤独症的认识了解,唤起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今天上午10点,重医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在观音桥步行街举办了“悦纳不同 和谐共存”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大型义诊活动。专家为前来就诊的儿童进行免费的孤独症筛查及相关检查,并举行了亲子活动体验。
市卫计委妇幼处范宏连处长、江北区卫计委何耀东副主任、重医儿童医院李廷玉院长、江北区妇幼保健院王曲院长及暨兴华书记等领导出席了义诊活动并发言。
重医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向市民介绍,孤独症又称自闭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在重庆,据不完全调查结果初步统计为1000分之1.8。孤独症发病原因不清,跟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孤独症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越早确诊治疗的效果越好,因此家长对孤独症的正视和及早发现,选择合适的、科学的干预方法,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持之以恒进行训练,就可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市卫计委妇幼处范宏连处长希望社会各界增强对自闭症的知晓度及关注度,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关爱自闭症儿童,并预祝此次义诊活动圆满成功。
孤独症儿童有什么表现?
孤独症表现多样,但一定存在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这三个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儿童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的多数指令常常充耳不闻,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等。
2.语言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自言自语和鹦鹉学舌很常见。
3.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可能对多数儿童喜爱的活动和东西不感兴趣,但是却会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双手舞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如车轮、风扇或其他圆形物体、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
不同个体的表现不尽相同,程度也有轻有重,表现为典型的、不典型的或特殊类型的,可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孤独症的预后怎么样?
孤独症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儿童的智力水平、教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程度。所以我们提倡尽早地开展训练,抓住最佳时机尽量提高患儿的能力。不予治疗的多数孤独症儿童预后较差,半数以上会发展成终生智力残疾。小部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改善。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孤独症儿童?
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不等于不治之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教育和训练,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效果较好的几种孤独症训练方法包括结构化训练(TEACCH)、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关系发展干预(RDI)、地板时光(DIR)。我们强调将这些训练方法有机组合,各取所长,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