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同质化”教学理念,保证重医大儿科实习教学质量,由儿科学院教务处组织,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赵晓东教授,教务处朱静处长、儿内科教研室主任华子瑜教授、教务科邓红梅科长、何莹老师一行5人,于2018年1月9-10日,到成都与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领导林永红院长、主管教学王丽副院长、科教部吴英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带教各科室相关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要内容包括成本分段《儿科学》相关内容试讲和集体备课指导、教学文档检查及学生座谈。2017-2018学年度,我院2013级儿科本科171人在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儿保科、皮肤科、感染消化等专业实习;该院15名教师同时代表儿科学院即将承担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成本分段235人52学时课程教学。
林永红院长首先回顾了重医儿童医院和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的合作历史、教学相长的过程,展望了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成国内一流的妇产科中心医院发展规划,希望继续得到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搞好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学科建设工作。
赵晓东教授、华子瑜教授作为专家对首次上《儿科学绪论》罗小丽副主任医师、首次上儿保的《体格生长与评价》朱帝玲主治医师的试讲就备课准备、教案和讲稿书写及试讲姿态、着装、内容、方法、教学手段、使用语言等进行了一一的点评。通过点评,赵晓东副院长阐释了临床教学规范、与医疗、科研的良好互动关系,以及对教师培养的重要作用。他说,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对教学问题及教学背后的临床、科研问题进行探讨,及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一堂好课不是流程的平铺直叙,不是简单的举例,而是大量的临床数据、科研数据的收集、调研与总结,引导、启迪学生对临床现象、问题及临床科研的思考,感受到医学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因此,一堂好课不仅需要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资料查询,更需要扎实的临床功底、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在学生座谈中,听取学生意见后,朱静处长向同学们介绍了此次成都之行目的,通过课堂教学的集体备课、试讲等现场指导,提高该院临床师资的带教意识、带教能力,保证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教学质量。希望同学们在考研后,充分利用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教学资源,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赵晓东副院长再次强调了保障学生安全第一意识,及学生学会临床实习方法,加强自主学习和自我培训意识,及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意识,提高岗位胜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