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龄仅27+4周
体重1.1kg的超早产儿
多器官功能衰竭
致死性高钾血症
(血钾高达9.6mmol/L)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紧急启动
小辰辰(化名)出生后即遭遇严重呼吸衰竭与感染,当地救治效果不佳,入院前一天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
生命垂危之际,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团队接到求助后当机立断,迅速协调院前急救团队,完成跨省转诊,迎难而上,成功实施高难度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生死时速 CRRT启动刻不容缓
小辰辰转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后,尿少、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接踵而至,尤其血液中钾离子浓度飙升,小心脏的警报值拉响。
血钾过高会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这是高血钾最紧急、最致命的危害。
虽经积极治疗,小辰辰血钾仍持续高位,随时可能再次引发心脏骤停。新生儿科团队在包蕾副主任的组织下迅速达成共识,常规治疗手段已难以奏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成为唯一能同步解决脓毒症休克合并高钾+酸中毒+无尿的救命方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通过缓慢、持续的血液净化方式替代肾脏功能的疗法,通过透析液与血液的离子浓度梯度差,直接清除血浆游离钾离子,使血钾恢复至正常水平。
针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团队选用专用小容量滤器,实现精准控速,清除钾离子的同时,还可避免血容量波动导致脑灌注异常。
凌晨4时,包蕾副主任、陶晓军副护士长迅速组建团队,王政力、董文辉副主任医师、方丽娟主管护师接到指令,30分钟内抵达NICU,在新生儿科、麻醉科、肾脏科等多学科协作下,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
包蕾副主任床旁指导
技术破冰 毫厘之间筑通途
为如此低龄、低体重的超早产儿实施CRRT极具挑战:
小辰辰血管细如发丝(超声下测量桡动脉内径仅0.83mm,颈静脉约2.7mm)、血容量极低(全身血量仅90-100ml)、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操作难度堪比“发丝绣花”。
血管通路攻坚:在护理、麻醉团队紧密协作下,凭借精湛技术于毫厘间建立至关重要的体外循环通路。
循环精准维持:CRRT管路容量为70毫升,几乎等同于患儿全身血量的70%。团队熟练运用床旁重症超声、个体化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精准调节CRRT运行参数,实现个性化容量管理及血流动力学调控,确保治疗全程稳定。
董文辉、方丽娟进行
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精细化管理
治疗期间,CRRT医护小组全程严密守护,密切监测超过50+项生理参数变化。
历经12小时连续奋战,小辰辰临床症状好转,血钾成功降至安全范围,尿量恢复,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且全程未发生出血、枸橼酸蓄积等并发症。
此次小辰辰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我院在危重症新生儿,尤其是超早产儿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综合救治能力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查阅文献报道发现,国内成功为28周以下超早产儿实施CRRT治疗十分罕见,而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已完成多例1000g以下早产儿CRRT救治。
目前,小辰辰已平稳度过危险期,病情趋于稳定。此案例为超早产儿CRRT救治,包括床旁重症超声精准引导下的CRRT血流动力学综合管理和超早产儿体外循环护理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临床范本,将惠及更多危重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