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多学科联合 创生命奇迹

来源:新生儿中心 时间:2018-08-03 浏览:

2018年7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NICU紧急收治1名日龄仅4小时,重度呼吸困难且氧合状况极差的危重新生儿。中心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极危重病人救治程序,完善相关检查,最终孩子被确诊为重度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

入院时间不到24小时,患儿病情再次迅速加重,在给予了高频振荡机械通气、NO吸入治疗等积极处理后SpO2仍不能维持。面对生命垂危的患儿,新生儿科与重症医学科联合急会诊,仔细分析病情后迅速作出决策,一致认为该患儿若不及时接受ECMO手术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此种情况,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指示组建院内多学科联合救治小组(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心胸外科),并多次具体给予指导和指示。

大家通力合作,入院后不到48小时,该患儿便迅速转至我院PICU准备接受ECMO治疗。该例体重仅3.3Kg的新生儿在我院顺利接受ECMO治疗。在多学科团队的努力下,9天紧张的ECMO治疗时间顺利度过,患儿于7月11日顺利回新生儿NCIU,生命的接力棒交到了新生儿ECMO救治团队的手里!科室无论从环境(单间房间),人员(24小时专人特护)、还是设备、物资方面都做了最充足的准备。虽然患儿肺部病变重,但是通过医护人员的一致努力,孩子不到48小时便脱离了有创通气顺利过渡为无创通气。后期通过全程加温加湿的经鼻高流量用氧保证患儿氧合,同时积极给予改善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脏器保护、抗感染、营养支持(母乳喂养)、TDP肺部理疗等措施。

除了必要的医疗护理工作,NICU临时爸爸妈妈们充分考虑到患儿远期预后的问题,及时为其实施发展性照顾的各项措施。每日孩子妈妈沐浴洗手后进入病房,来到患儿的身边进行袋鼠式护理(将只穿纸尿裤的新生儿身体呈60°放在妈妈裸露的胸前进行皮肤接触的方法)每日2次,每次1-2小时。让患儿在住院期间也能听到听到妈妈悦耳的声音,触摸到妈妈温暖的皮肤,感受到妈妈熟悉的心跳,极大了安抚了患儿的不安情绪,改善其疼痛体验,提升母乳喂养,对其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按需给予音乐疗法,新生儿抚触、功能训练等以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

经过29天多学科医护团队精诚协作,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体重增加至3.87Kg,口服完成母乳量680-700ml/天,患儿的情况终于达到出院标准。 2018年7月30日,异常激动的家长看着痊愈的宝宝露出幸福笑容的瞬间,眼角微潮的医护人员饱含了太多的感动。

这是我院完成的第1例新生儿ECMO治疗,也是体重最小的1例ECMO治疗。治疗工作顺利进行除多学科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外,更得益于医院各级领导以及职能部门同仁们的大力支持。该患儿的救治成功标志着我院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方面更上一个台阶,为西部地区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带来福音。我们坚信多学科团队联合救治将不断创造生命奇迹,为更多危重患儿家庭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