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厦门胜利召开

来源:科研处 时间:2018-11-06 浏览:

开幕式.jpg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于2018年10月24日~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胜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儿科医务工作者齐聚厦门市会展中心,共享学术盛宴。

大会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参加大会开幕式的嘉宾包括: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先生、副秘书长杜治琴女士,福建省医学会副会长、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挹青教授,厦门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瑞良先生,厦门市医学会副秘书长柳辉先生,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副主任、大会秘书长李佳先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正言教授、名誉主任委员桂永浩教授、前任主任委员申昆玲教授、候任主任委员王天有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廷玉教授、黄国英教授、罗小平教授、孙锟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秘书长冯星教授等。大会开幕式由孙锟教授主持,赵正言教授、王挹青副主任、杜治琴副秘书长先后致开幕辞。

为鼓励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积极践行“德,勤,精,诚”的价值观,对保障中国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儿科医师们,本届大会继续往届大会的传统,评选出 “第六届中国儿科医师奖——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中国儿科医师奖”以及“基层医师奖”的获奖者,颁奖现场观礼的儿科医师心潮澎湃,深深感受到作为儿科医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更加坚定了职业信念,牢固树立为广大儿童健康服务的决心。

本届大会继续将“儿科强、儿童强、中国强” 作为口号,还提出了“新时代、新期待、新作为”的全新口号。在大会组委会的统一部署下,从25日下午开始,感染学组、精准医学委员会、血液学组、临床营养学组、急救学组、罕见病学组、新生儿学组、临床药理学组儿童用药委员会、心血管学组、肾脏学组、临床检验学组、儿童保健学组、发育行为学组、康复学组、灾害学组、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青春期医学委员会、超声学组、放射学组、口腔学组、护理学组等专业学组分别在30余个分会场同时开展为期两天半的专题讨论。

儿院参会人员合影_副本_副本.jpg

全国儿科学术大会是每年儿科学界的盛会,会议为全国儿童同仁搭建了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医院对外交流合作、在全国乃至全球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的良好时机。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科研处的精心组织动员下,我院儿科工作者今年共向大会投稿304篇,其中电子壁报交流107篇,书面交流150篇。我院70余名专家赴厦门参加此次盛会。会上,我院的儿科医学专家李秋院长、赵晓东副院长、符州副书记、刘恩梅副院长、李廷玉教授、蔡方成教授、杨锡强教授、黎海芪教授、蒋莉教授、史源教授、肖农教授等专家为大会带来了48场高水平的精彩专题报告和大会发言,就各自专业领域当前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热点、亮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各专业组报告现场气氛热烈,听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为全球的儿科同仁搭建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大舞台,达到了“以会促学习”、“以会促交流”、“以会促发展”的预期成效。儿科同仁通过参会进一步学习,加深了对国内外儿科领域新观念、新方法的认识,同时与一批来自全球和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儿科同道建立友谊,大会让彼此间增进了解、加深信任,为将来开展跨学科、跨地域、多中心联合的高水平临床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家相约携手共同努力奋斗,为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和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继续砥砺前行!

情系西部筑梦健康_副本.jpg

会上,我院参会专家与放射科舞蹈演员一起带来了精彩的叙事诗表演《情系西部 筑梦健康》,展现了儿院人披星戴月,只因心中敬佑,不忘初心,一切为了儿童健康的动人故事。我们,愿用生命守护生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千山万水,医护人员用尽全力,打通天堑之路,1500公里高空生命接力,救助藏族先天性食道闭锁男婴小扎西,为小扎西一家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为大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放射科何玲主任和舞蹈演员们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