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让“星”娃们勇敢走出家门、融入社会,3月31日,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区妇幼保健院携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围绕“辅助技术主动参与”的活动主题,在璧山区大成广场举行了2019年“世界自闭症日”大型公益义诊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重医儿童医院的专家们通过免费为孩子们进行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提供现场义诊咨询等方式,教会家长如何进行家庭养育,如何早期发现发育异常的儿童,如何进行早期干预等等,受到群众欢迎。

据重医儿童医院儿童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程茜介绍,我国自闭症患病率约1%,自闭症人群超1000万,自闭症儿童超200万,并仍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以自闭症1%的发病率来说,如今这种疾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再是我们以前说的罕见病。就重医儿童医院来看,每年确诊的孤独症患儿达400-500人,这意味着在临床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接诊到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其形势严峻。
程茜还指出,自闭症是个“疑症”,虽然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的环境因素是孤独症发病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病因就目前国内、国际医疗水平还未明确。因此,最好的办法依然是做好预防工作以及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知识链接: 自闭症(ASD)早期识别的五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一、不(少)看:
视而不见,或少看。自闭症儿童早期即开始出表现出看人尤其是人眼部的减少,他们不看人或者看人像扫描机飘忽过去,眼睛不会说话。
婴儿1月龄最喜欢看人脸(看妈妈),但自闭症孩子无目光对视(或较差),看人视而不见,喜欢看物体。
二、不(少)应:
叫自己名字听而不闻,无反应或不敏感,但听力正常,通常是家长最早发现的表现之一。
正常婴儿5月龄叫名字就有反应,以后会主动找妈妈玩。
三、不(少)指:
自闭症儿童不会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岁时不会用手指指物,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四、不(少)语:
多数ASD儿童存在语言出现延迟,这是自闭症就诊最常见的原因。这些孩子在3-4月时语言发育出现异常,没有咿呀作语、描话,或者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五、不当(行为):
指不恰当(刻板、机械)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ASD儿童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的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过于)注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