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健康保健意识,使儿童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儿童保健的诊疗水平、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规范开展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人才培养,使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有序而高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是新时期儿童保健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中心为满足不同层级医院及医疗机构的需求,规范标准化门诊的建立,促进学科发展,于2019年4月7-11日在礼嘉分院,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儿童保健临床实践与管理培训班》。培训采用理论授课与示教相结合的工作坊形式,从医教研多维度多角度展示中心的管理模式,分享40年来几代儿院儿保人的建设成果。来自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新疆、江西、陕西、四川及重庆等11个省市医院的副院长、科主任、护士长等43名管理人员及儿保医生参加了此次培训。
中心主任程茜教授主持开班仪式,李秋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儿童保健事关医学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促进儿童安全和健康全面发展,完善儿童健康体系,加强儿科队伍建设,需要大家的积极贡献与努力,需要我们共同重视、共同参与。我院儿保科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儿童保健科之一,历经40年的发展,目前人才梯队完备,临床和研究方向明确,临床工作从评估、诊断、咨询到治疗康复训练形成完善的专业体系,不仅为健康儿童定期保健和营养喂养指导、预防身心疾病,也为发育障碍、疾病后营养、心理等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优质服务。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相学相长,把所分享的知识与经验带回医院,更好地开展、推进儿童保健工作。
儿童保健学科带头人李廷玉教授讲话,希望通过此次科学、专业、实用、系统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探讨,帮助各级儿童保健机构建立学科专业体系,规范、拓宽大家儿童保健发展思路,满足国家、社会和家长对儿童保健日益提高的要求,促进新时期儿童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
李廷玉教授、程茜教授、胡燕教授、陈立教授、刘晓副教授、张萱副教授、代英副教授、尹华英护士长、王娟助理护士长等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和示教。
授课内容就儿童保健面临的发展与挑战、儿保门诊大数据的统计与启示、儿保科的护理管理、就诊儿童的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科门诊的要求与管理、亚专科门诊需求与建设、临床科研选题及教学进行分享与探讨,梳理了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发育障碍性疾病门诊及食物过敏门诊、营养门诊的诊疗要求和规范,并进行专病门诊示教;分享了儿保教学设计和管理的经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儿保科的实施和考核,学员们分组到儿保科门诊、训练中心进行观摩讨论,参加儿保科晨交班。
程茜主任在培训结束时说,希望学员们带走知识与经验、规范和推动儿童保健科的建立,积极建设标准化专病门诊,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齐心协力推动中国儿童的健康管理。
培训历时4天,专家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享,与会代表反应热烈、积极提问,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大家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受益良多,感谢本次培训提供关于儿保科科室建设、专病门诊设立、科研选题及开展的分享平台,零距离进行观摩、相互讨论,拓宽视野。规范对儿保专病门诊的理解,理清儿童保健科发展的思路,回到医院后将推进儿保门诊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共同推进儿童保健学科发展,造福中国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