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发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一流专业、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三大国家级平台作用,聚焦健康中国建设,锚定大器官移植高精尖技术,举全院之力攻坚克难,守护疑难重症患儿生命及家庭健康。

副院长华子瑜主持发布会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1月2日,举办“聚焦健康中国建设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肾移植术发布会。这是继儿童医院作为全国儿童医院首家获得肝移植资质后的第二项器官移植技术的实现,是医院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里程碑,是医院迈向建设西部地区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的关键台阶。医院党政班子成员、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魏光辉教授、儿童肾移植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以及3名肾移植患儿家属参会。会议由华子瑜副院长主持。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致辞,她指出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承担着解决疑难重症患儿救治的义务和责任,希望通过创新医疗技术发展,高质量推动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为疑难重症患儿带去福音。

院长李秋讲话
我院早在2006年就开展了肝移植技术,截至目前已完成316例儿童肝移植。今年8月,医院正式获得肾脏移植资质,成为了国内获得肾脏移植资质的四家儿童专科医院之一。医院肾脏移植病区也相继完成改造,是全国儿童专科医院规模最大的肾脏移植病区。

医院在“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大器官移植中心,加强器官移植的临床服务能力和多学科合作模式,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儿童器官移植中心,实现肝移植再创辉煌、肾移植迎头赶上、心脏移植奋楫扬帆“三连胜”。

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魏光辉教授
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魏光辉教授介绍,器官移植是外科的高精尖技术,开展器官移植技术对泌尿外科及相关学科整个“学科群”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医院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器官移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团队未来将在对肾移植研究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人才队伍优势,不断完善学科研究体系,通过临床技术和科学技术并举,以提升儿童肾移植的水平。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华燚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华燚代表儿童肾移植团队介绍,我国现在儿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绝大多数患者肾功能损伤不可逆,最终走向肾功能衰竭,需要终身透析或者进行肾脏移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每年约有20-30例新增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患儿。不论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均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几乎不能继续正常的学业。医院坚持以学科发展推进医院高质量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大器官移植术建设,其中肾脏移植是救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益的治疗手段。
四川14岁肾移植女孩婷婷(化名)的妈妈激动地说,“感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回忆起婷婷的求医之路,她多次哽咽。婷婷于2020年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每周需进行3次透析,孩子经常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大口喝水,什么时候可以上学?”作为家长心痛万分。
经过漫长的等待,2022年10月13日,孩子等来了合适的肾源,并于近日接受了肾移植手术。术后,婷婷开心地告诉医生,“现在终于能够畅快地喝水了,再不用透析了。”

肾移植患儿家属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儿童医院党政班子表示,将举全院之力,凝聚医院医疗、科学研究等多学科优质资源和人才队伍力量,不断提高器官移植术水平,全力推进心肺移植术的筹建,以时不待我的奋进步伐,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西部地区儿童器官移植中心,为健康中国贡献重庆医务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