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振球与泰乐家人及村民合影
8月5日,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正在为巴新宝宝泰乐举办着一场特别的“百日宴”。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副队长、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振球与莫港总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库曼女士,应邀一起为泰乐庆祝百天生日,共同祝愿宝贝健康成长。

巴新主流媒体报道
“小”生命战胜“大”挑战 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刘振球医生为泰乐进行体检
“泰乐,谢谢你那么坚强,妈妈爱你!希望你健康长大,永远感恩救了你生命的这些人。希望长大后的你也能向刘医生学习,去传递希望、爱和幸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约瑟芬·伊纳皮抱着刚满百天的泰乐激动地说着。
回忆起小泰乐在莫港总医院被救治的那些日子,约瑟芬·伊纳皮几度哽咽,流下感动的泪水,向刘振球及莫港总医院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致敬,这场“生命的奇迹”实属不易。
小生命的延续见证两国友谊

刘振球在泰乐的“百日宴”上发表感言
泰乐出院后,刘振球和孩子爸爸妈妈一直保持着联系,关心着泰乐的健康,他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百日宴是中国的一种诞育礼俗,祈愿孩子长命百岁。看到小泰乐康复我很欣慰,希望他健康长大,以后能到中国去看看!”刘振球在泰乐的“百日宴”上说。

泰乐家人及村民为刘振球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这不仅仅是一场生命的救治,更是中巴新两国友谊的见证。刘振球用仁心仁术挽救了泰乐的生命,赢得了尊重,也收获了友谊。精心布置的场地、手写的欢迎横幅、手工串起的花环、亲手编织的当地特色比龙包、亲手烹饪的午餐、土特产礼物……淳朴的当地人用最盛大的仪式欢迎刘振球的到来,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感恩之情,每一份礼物都蕴含着他们的真心和善意。
推广救治技术 接力延续希望
“泰乐的成功救治也是巴新新生儿呼吸机救治技术成功应用的一次重要突破。巴新的医疗资源极不平衡,希望泰乐的成功救治被广泛报道后,将会引起整个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医疗资源会向新生儿这个特殊群体倾斜。到那时巴新全国会有更多的新生儿呼吸机,那一定可以挽救更多的小生命,让更多的家庭避免悲伤。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刘振球说。
据悉,巴新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39‰,是中国的10倍还多。莫港总医院作为全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新生儿科死亡率高达170‰。不完善的产前检查、不恰当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不规范的新生儿复苏、极短缺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手段以及极落后的实验室辅助检查是导致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新生儿救治技术推广和普及迫在眉睫。
2022年,作为第11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一员的刘振球已经在巴新工作一年半,但他毅然选择继续留任一年,希望继续促进受援国新生儿救治技术的提升。两年多的援外工作,刘振球始终兢兢业业,坚守在临床一线。他在莫港总医院救治病患3000余例,培训带教300余人次,开展学术讲座35场次、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21场次;组织团队编写新生儿救治临床指南一册;组织拍摄新生儿复苏示教视频一个;录制新生儿复苏培训课程一节;组装新生儿呼吸机一台;自制新生儿胃肠减压装置和回结肠造瘘袋两项;带领团队先后在首都区、新爱尔兰省、莫罗贝省、中央省推广新生儿救治适宜技术;参加全国医学年会及儿科年会各一次,均发表示主旨演讲;为科室赢得公益募捐2次,价值10万元;拟成立巴新新生儿学会,推动新生儿学科发展,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
“很感谢有这样一位中国医生在我们的身边,他带给我们很多!他的思维很活跃,不管是临床技术、带教培训,还是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文关怀,他都给了我足够多的启迪和灵感。感谢有他,感谢中国医疗队!”莫港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加米尼·瓦利这样评价刘振球。“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将新生儿救治技术推广出去,让巴新更多的医护人员掌握这项技术,才能去救治更多的孩子!”刘振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