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芳研究员:重医儿童医院获“国家优青项目资助”第一人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优青”)评审结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认知发育与学习记忆障碍转化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董志芳研究员获得资助,这是我院获得的首个国家优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12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小杰青”,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他们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也是高校未来的顶尖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是作为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的第三层次高端人才代表,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全国每年共资助400项,其中医学科学部数量在55项左右,每项资助经费150万元。
我院坚持人才建设,注重引进人才与本院人才的多形式培育。从2013年起,医院就推出《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积极搭建育人平台。董志芳研究员及其团队潜心研究与医院共同成长,获得“国家优青项目资助”。这表明近年我院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完善和提升科研平台和实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突出成绩。同时也为我院青年科研人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科研平台,在儿科医学科学研究方面不懈努力、勇于创新,获得更为突出的成绩。
附:董志芳研究员简介
董志芳,男,出生于1978年,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首届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获得者。2010年全职引进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事科研工作,建有独立的研究团队。主要利用行为学、清醒动物电生理、膜片钳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研究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如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以寻求潜在的治疗措施。先后获得科技部“973计划”、“青年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科委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资助。在J Clin Invest 、PNAS、J Neurosci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3篇,参研的项目获得2012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