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欢迎您! | English
儿童健康教育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就医导航 > 儿童健康教育
春节饮食指南,宝宝健康过新年全靠它! 来源:临床营养科     时间:2022-02-10    浏览:101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欢庆的时刻,美食自然不可或缺,“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打趣的说法,对许多人来讲已经成为事实。

儿童更加难以抵抗美食诱惑,节日期间因为呕吐、腹泻、腹胀、肥胖、甚至痛风等到医院就诊的小朋友更是数不胜数。

春节期间如何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呢?医生建议,养成良好的节日就餐习惯,就可以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孔粼医生为大家讲讲春节期间儿童如何健康饮食。

 

养成食不过量的习惯

家长们需注意过多的能量不仅加重消化道负担,还容易造成机体能量蓄积,引起体重增加、提升各类慢性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2型糖尿病、痛风)发生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即便节后采取饮食控制措施,大多数人的体重也难以完全回到节前水平。

因此,建议家长为小朋友准备较小的餐具、制作食物时注意控制分量。此外,还应养成每餐7分饱的习惯!(“7分饱”如何判断?进食过程中,自我感觉进食速度已开始明显减慢时),此时,如习惯性还想多吃的时候,就应该主动停止进食。

 

控制主食摄入量

学会识别餐桌上“高碳水化合物”。主食固然重要,但节日的满汉全席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高碳水主食,比如红薯、紫薯、玉米、土豆、山药、面皮、汤圆、煎饼、粉丝、粉条等。这时候再加一碗米饭,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易导致多余的碳水化合物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储存起来。

 

提倡科学烹饪方式

餐食应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烤、煎、炸、腌”等比例。这样,不仅减少了热量,而且更好的保留了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了致癌物等有害物质的摄入。

此外,骨头汤、肉汤等汤水,常常含饱和脂肪酸、盐、嘌呤、甚至重金属等,营养价值并不高,应尽量少喝。

 

注意零食巧选择

牛奶、酸奶、水果等食物,可以帮助孩子补充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可以适当多选择;薯片、可乐、糖果等营养价值低、热量又高,应少选择。

家长朋友们在选择零食的时候,学会多关注食品标签,尽量选择配料表中不含或少含各种食用盐、添加糖的种类。

花生、核桃等坚果虽然营养丰富,但对较小的婴幼儿来讲,无法完全咬碎且容易呛入气管,最好不选择。果冻类胶状零食也不建议选择,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引起窒息的危险。同时应避免儿童跑动、玩耍、哭闹时进食,减少进食意外的发生。婴幼儿进食时大人需要做好监管,采用专用就餐椅进行位置固定。

此外,避免餐前、餐后、睡前30分钟内吃零食,零食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

 

食品安全莫忽视

春节期间若在外就餐,应选择干净、卫生的就餐场所。就餐前,观察餐具是否留有污渍,餐具是否经过消毒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最好自带孩子的餐具。用餐时应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和异味、色泽是否异常鲜艳等。若在家就餐,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烹调时要把食物煮熟煮透。餐前注意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建议大家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

 

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若进食较多导致腹胀,可以推迟下一餐的时间、减少食物的分量,或者暂停一餐,待腹胀好转后再进食。

腹泻时,可选择粥、豆腐脑、蒸蛋等容易消化又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待症状逐渐好转后,再恢复普通饮食。家长应该自备口服补液盐lll,在患儿每次腹泻后及时补充,以防止、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症状较重,有持续水样便、小便明显减少、精神状态差,甚至眼眶凹陷、四肢冰凉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