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夜间,伴随着120的鸣笛声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一名进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转运的危重患儿成功从四川宜宾转至重庆。此次转运任务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ECMO团队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共同完成。这是我院首例长途跨省ECMO转运,也是宜宾医院开展的首例儿童ECMO。
一通求助电话 牵动川渝医护心
1岁患儿小白因“咳嗽3+天,气促1天,加重半天”,于2024年11月24日2:00收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重症医学科。入科后予以抗感染和机械通气等治疗,病情仍持续恶化,且进展迅速,双肺影像学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参数机械通气下仍有血氧饱和度反复下降。
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
宜宾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皮丹丹紧急请示汇报后联系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刘成军主任医师,经充分沟通后,决定迅速启动ECMO跨省转运。
争分夺秒 挑战生命极限
“收到任务!”接到救援任务后,医院ECMO团队(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急诊科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迅速集结赶往宜宾医院。ECMO团队到达宜宾医院重症医学科后,马不停蹄进行术前准备。
ECMO团队卢思为主治医师、翁永林副主任护师、曹斌主管护师熟练进行管路组装、预充、排气;胸心外科代江涛副主任医师、普外新生儿外科刘清爽副主任医师迅速完成血管切开及颈内动静脉管路放置。
争分夺秒间,ECMO机器成功运转。患儿的血液由颈内静脉引出,经膜肺充分氧合后变得鲜红,再由颈动脉输回患者体内,随着孩子氧饱和度的逐渐上升,在场的所有人暂时松了口气。
跨省转运 使命必达
但“战斗”还没结束,如何把患儿安全转回重庆是ECMO团队面临的下一个挑战。
跨省转运,是一场相当严峻的考验。
ECMO、呼吸机、有创动脉压监测、各种输液泵……团队人员不仅要时刻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转情况,还需合理安排各管道和机器的摆放,任何一个管道的移位和脱落,都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ECMO团队成员进行充分评估、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彼此信任、充满默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确保ECMO设备稳定运行。
ECMO准备转运
ECMO患儿转运中
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11月25日22:30,患儿安全抵达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重症医学科。
11月29日患儿成功撤离ECMO,11月30日患儿成功撤离呼吸机,这一场生死时速的跨省转运取得阶段性胜利。
撤离呼吸机后,工作人员给孩子喂奶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已开展85例ECMO、4例ECMO转运患儿。危重患儿ECMO长途转运风险高、技术难度大,需要MDT团队通力合作。此次ECMO长途跨省成功转运,标志着我院急危重症救治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更多危重患儿带来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