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精神,切实加强儿童罕见病临床专科护理能力建设。近日,由重庆市护理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承办的首届儿童罕见病专科护士培训班顺利开班。
该培训班依托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罕见病诊疗领域的丰富经验与优质教学资源,系全国首个儿童罕见病专科护士培训项目。
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楠、党委书记赵晓东、护理学科主任郑显兰、护理部副主任崔璀、护理部科护士长范娟、相关科室护士长代表、基地管理团队、全体主带教老师,以及来自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宁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首届学员参会。开班仪式由儿童罕见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张琴主持,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党委书记赵晓东以《罕见病:儿科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题作专题讲座,立足国家儿童健康战略,结合医院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阐述罕见病诊治研究在儿科学科发展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路径。
护理部副主任崔璀重点介绍医院儿科护理学科的专业支撑能力与学科引领优势,强调本次培训秉持“小而精”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患儿及家庭高度信赖的护理专业人才。基地秘书张文妮随后对培训方案进行专项解读。
重庆市护理学会首届儿童罕见病专科护士培训班的成功开班,是重庆市响应国家健康战略、提升儿童罕见病护理能力的重要标志。项目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雄厚实力与教学平台,汇聚学会、医院及专家合力,致力于打造高起点、专业化学习平台。
通过严谨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学员专业能力与素养将有效提升,未来以精湛技术和人文关怀,切实改善儿童罕见病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儿生存质量,为罕见病家庭提供有力支持,共同推动我国儿科护理事业向专业化、人性化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