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15家权威机构/高校共同制定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肠道管理》团体标准(T/NAHIEM 150—2025)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为首个系统性规范此类患儿术后肠道管理的指南,填补行业空白。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作为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长期困扰患儿及其家庭。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凭借在儿童消化道畸形诊疗领域的深厚积累,联合15家医疗机构及高校的医疗护理团队和专家,历时2年完成标准制定。项目负责人、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王佚教授表示:“该标准整合多中心临床数据与专家意见,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专科护理操作指南。”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胡丽君、崔璀、应本娟、刘丽、王梅、田莎莎、刘荣作为该项目主要起草人参与标准制定,贡献重医儿院护理专家的智慧和力量。
此标准明确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患儿肠道管理的基本要求、评估要点、护理干预和康复管理策略,涵盖饮食管理、扩肛治疗、排便习惯训练等7项关键内容,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及注册护士,有助于提升该领域医疗服务的规范性与专业性。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是儿童消化道畸形诊疗护理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也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的康复带来了福音。
未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将继续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儿科医疗领域标准的完善,为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