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溪镇茶山村“清廉村居” 建设工作凭借扎实成效与创新实践,成功获评黔江区清廉村居建设区级优秀实践案例。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党支部副书记陈勇刚,自2023年6月担任重庆市黔江区黄溪镇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直面组织建设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基层治理难题等挑战,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核心引擎,将廉洁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发展肌理,绘就出一幅党风清正、村风清朗、民风淳朴的振兴新画卷。
强基固本 锻造清廉建设“主心骨”
茶山村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根本保障,持续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通过健全集体学习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在班子建设上精准发力,通过选优配强,实现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从50岁降至41岁,队伍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同时,积极挖掘和储备乡村人才,建立起涵盖46名本土人才的信息库,重点培养2名后备书记人选,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自“清廉村居”建设开展以来,累计组织参与研讨学习342人次,党员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为清廉建设筑牢坚实组织根基。
倾听民声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茶山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汇聚民意民智,将群众需求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民意24条,聚焦群众关切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全力推进道路修建工程,建成村组主干道15公里、入户便道10公里,安装路灯130盏,切实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在产业发展方面,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桑园400余亩,实现年产值130万元;成功招商引资注册吉聚肉牛养殖场,常年存栏肉牛480头;打造200亩脆红李果园,并注册“山中友李”农产品品牌,首销便突破10万元。一系列产业举措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7万元,乡村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规范治理 扎紧权力运行“铁笼子”

茶山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让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监督全过程透明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各类监督检查12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承诺服务事项152件,已解决事项清单36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依托“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治理模式,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有效维护乡村和谐稳定,进一步筑牢清廉堡垒。
厚植廉韵 涵养乡风文明“好生态”

茶山村注重廉洁文化浸润,通过修订完善包含13条廉洁相关内容的《茶山村村规民约》,签订548份殡葬改革承诺书,从制度层面倡导文明新风。累计开展42次形式多样的清廉村居建设宣传活动,实现群众知晓率100%。同时,积极挖掘和培育乡村正能量,评选出14户最美家庭,开展12场次积分兑换活动,组织“包粽子”、跳摆手舞、“村BA”等8场次集体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清风正气,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茶山村先后荣获“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黔江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多次被中国新闻网、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茶山村将以此次获评区级优秀实践案例为契机,持续深化“清廉村居”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