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国内首部肠内营养院感专家共识发布:多中心共筑肠内营养安全

来源: 时间:2025-03-21 浏览: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颁发,强化临床营养质量管理、提高临床营养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改善患者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近日,由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牵头,在国家卫健委医管所专家指导下,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灾害学组等多家机构,在《中华新生儿杂志》2025年第3期正式发布国内首部肠内营养配制院感共识《住院新生儿肠内营养液配制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共识(2025)》。第一执笔人为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邓沁、执笔人兼通讯作者为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副主任营养师孔粼。

临床营养科每年儿科疑难杂症营养会诊5000余人次肠内营养液配制高达15万人次

肠内营养治疗是“营养五阶梯治疗”(针对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程序,分为五个阶段)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液作为其实施的核心载体,不仅为新生儿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还发挥着维护肠屏障功能、调节免疫等重要的非营养性作用。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每年参与各类儿科疑难杂症的营养会诊5000余人次,肠内营养液配制高达15万人次,积累丰富的配制管理经验,2017年便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营养专委会“肠内营养工作先进单位”。

聚焦院感关键环节综合40余名专家建议 提出7条核心推荐意见

长期以来,国内肠内营养配制的形式和操作方法众多,院感标准缺乏导致监管难度大。欠规范的配制操作易导致肠内营养液受到污染,从而增加院感风险,因此肠内营养配制院感管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专家共识从【人员配置、器具及设备、配制原料、配制流程、配制环境、质量管理】等配制过程中涉及院感管理多个关键环节出发,综合【临床营养、新生儿、消化营养、感染管理、卫生管理、食品安全、护理】等国内40名权威专家建议,提出【7条核心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住院新生儿肠内营养液配制的质量与安全性。由于以新生儿肠内营养为高标准,该共识也可以给予新生儿以外,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肠内营养配制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营养科学科建设近5年发展迅速

目前拥有儿科学博士1名及在读博士3名,儿科学/医学营养硕士4名等12名专技人员,副高职称3名,兼职PI一名。

已主持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教委及卫健委等课题,参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

在Q1区期刊“‌Nutrition&Diabetes(Nature子刊)、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临床营养知名期刊“Asia Pac J Clin Nutr、Front Nutr、肠外与肠内营养”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CSCD核心论文20余篇。与中科院合作母乳成分研究,并在IF11.2分的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参与发表论著1篇。

目前担任国际期刊Pediatric Discovery、Allergy Medicine青年编委、《中国校医》编委。

学科建设成果发表于《中国医院管理》及《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等卫管权威期刊、国家卫健委医管所官微等。临床营养工作深入全院多学科,并多次在CCTV、新华社、健康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2024年荣获首届中国医院管理优秀案例“革故鼎新奖”、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科普大赛冠军,学科建设在国家级平台多次交流。

临床营养科现拥有5大专科平台:国家卫健委医管所“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川渝营养创新平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委会“儿童营养标准与规范培训基地”及“规范化儿童营养门诊”、重庆市健康管理师协会“营养分会主委单位”。

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成渝双城妇幼健康专家、重庆市健康管理师协会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院协会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等重要学术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