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第五批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渝教人发〔2024〕6号),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赵晓东教授领衔的“儿科学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五批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医院首次获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背景
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自2020年以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每年组织一次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旨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黄大年崇高精神实质与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以团队建设为长效机制,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着力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学教师团队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学教师团队认真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书育人使命,坚守“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理念,致力于为国家培养职业使命感强、专业胜任力强、综合素质强的儿科医学人才。在团队负责人赵晓东教授的带领下,已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好机制,成员包含杨锡强、李秋、华子瑜、刘恩梅等全国知名儿科专家,分工科学、团队结构优良,有力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团队制定了规范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科研培训,已锻造出一支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团队负责人赵晓东心怀“国之大者”,以身示范育新人,在原发免疫缺陷病基因诊断、发病机制和免疫重建领域建树卓越,系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

团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将高等医学教育“新医科”建设与“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国家战略融合,对标国际儿科医学教育发展前沿,深化儿科内涵式发展。推动深化以“西迁精神”为牵引的专业思政教育,创新构建“两段、四维、五层”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系统重构 “大儿科—小班制”特色化集成教学模式,指引学生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开展了特色鲜明的重医实践。

2023年儿科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近15年培养3000余名儿科医学急需人才,占全国同期新增儿科医生50%。
目前,团队聚焦儿童感染与免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团队临床、基础、感染免疫研究方面优势,开展疾病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原创性研究,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取得了瞩目的原创性成果——在全国儿童医院唯一获批3例细胞基因治疗。牵头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和多项“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才特殊支持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项目等。此外,搭建协同研究网络,重点组织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临床诊疗规范的研究。广泛开展基层儿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带动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儿科学教师团队荣获第五批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深感荣幸、倍感珍惜。殊荣既是对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儿科学教师团队多年辛勤耕耘的肯定,亦是鞭策与激励。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重点教师团队建设,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凝练主攻方向,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国家儿童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黄大年
黄大年(郭红松绘,引用于《光明日报》)
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国填补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黄大年。正是这样一位教师,用生命诠释“爱国”是一种信仰 ,用生命诠释祖国高于一切,更用生命诠释教师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