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市儿基会联合召开大病儿童救助回访工作暨发展规划研讨会。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卫、一级巡视员刘祖礼,医院党委书记赵晓东、院长华子瑜、党委副书记刘湘出席会议。市儿童医疗救助基金理事长陈榜霞、秘书长饶松、办公室副主任杨勇、项目部负责人李佳励、医院党办副主任刘芳、医务处副处长胡兰、团委书记兼社工部主任刘锟参会。
党委书记赵晓东主持会议。
华子瑜院长作医院大病儿童救助工作情况汇报。她介绍,医院与市儿基会自2005年合作以来,先后救助了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7类大病儿童,共实施大病儿童医疗救助2000余人次,救助覆盖全市及辐射周边省市的困难家庭大病儿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她指出,希望双方汇聚集体智慧,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力促新一年有新作为,让大病救助项目再上新台阶。
市儿基会理事长陈榜霞作大病救助战略合作规划汇报。她谈到,在儿童大病救助中,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展现了医者的担当,让儿童健康有“医”靠。接下来,市儿基会将扩大疾病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大病儿童救助病种、救助区域,让更多大病儿童得到关爱和帮助,将积极动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唤起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后,与会人员就大病儿童救助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赵晓东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医疗救助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以守护儿童健康事业为己任,与市红十字会、市儿基会一起积极实施医疗救助工作,为困难重疾儿童家庭解决了急难问题。希望市红十字会、市儿基会加大对创新技术和极早期探索性临床研究的救助支持力度,携手共进,将儿童公益慈善事业做得更加有声有色!
市红十字会刘祖礼巡视员在讲话中谈到,近年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与市儿基会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提升,建议可创新救助方式和救助机制,简化救助流程,加快对困难患者的救助。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卫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与市儿基会合作开展大病儿童救助工作18年来取得的成效,托起了儿童健康与未来。
展望未来,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市红十字会聚集爱心,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为更多儿童提供服务。二是创新发展平台,将政府与社会救助、线上与线下救助相结合,紧跟数字时代下的互联网捐赠,发现与挖掘更多优质的公益慈善资源。三是打造公开透明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让爱心具有可持续性。四是以宣传树品牌,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