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聚焦儿院特色技术】打破“肠”规,微创技术新突破

来源:普外创伤外科 医务处 时间:2023-12-26 浏览:

重庆某区县一刚满12岁的男孩石头(化名),从今年5月份开始出现间断性的带血大便,并伴有腹痛等症状。于是,石头爷爷带着他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治疗,但是出院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石头爷爷焦急不已,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带着石头慕名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就诊。

石头住进了普外创伤外科病房。考虑到患者腹痛和便血症状前后已有7个多月,在经过肠镜肿物组织活检、CT等检查后,普外创伤外科组织多次全院及全市会诊最终确定了石头的手术方案。专家们一致认为石头的直肠新生物基地部较宽,肠镜手术困难,同时传统腹腔镜手术需切除肠管,手术创伤大。普外创伤外科团队决定采用国内最新的经肛门腔镜辅助直肠肿物切除术。

经肛门腔镜辅助直肠肿物切除术

手术1.jpg

经肛门放置一次性腔镜套件

经肛门腔镜辅助直肠肿物切除术是一种针对低位良性或者早期低恶性肿瘤的手术,手术路径为经过肛门自然腔隙放置一次性腔镜套件,在患者病变附近建立闭合的间隙,利用腹腔镜对病变位置进行操作。

它能切除最低从肛缘到最高距肛缘16cm的肿瘤。深度可至黏膜下层甚至直肠固有肌层,不管面积多大的直肠良性肿瘤,手术操作均无明显影响;且它无需专用设备,使用的是更灵活、视野更大的常规腹腔镜手术器械,从而手术费用更低,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患儿恢复起来更快。

普外创伤外科主任康权教授介绍,直肠新生物的手术方式较多,常规的手术方式包括肠镜切除、常规腹腔镜肿物切除等。肠镜切除仅针对基底部窄的肿物,适应症相对较窄;常规腹腔镜手术切除从腹部切口,进入腹腔,同时需解剖盆底肌肉、切除直肠甚至部分乙状结肠,手术创伤大。

该手术方式是在自然腔道内进行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体外无切口、取下的病理标本更完整、治疗更彻底、复发率较小、适应症更广等特点。

手术2.png

在完善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详细的医患沟通后,康权主任带领团队为石头实施了手术。

术中,通过肛门放置一次性腔镜套件,在直肠内建立闭合的间隙,利用腹腔镜对直肠病损的粘膜及粘膜下层进行分离,将直肠病损完整剥离,并用吸收线关闭粘膜下层缺损。术中见“截石位9点顺时针到3点的直肠齿状线上1cm-7cm的肠壁大片不规则粘膜肿胀聚集、中央粗糙新生物表面溃烂苍白,与周围粘膜组织边界欠清晰”。

手术3.jpg

指肠病损(中央粗糙、表面溃烂苍白)

经过三个小时的精心救治,手术取得成功。术后,石头在普外创伤外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专业护理下恢复良好,并于10日后康复出院。同时,石头的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炎性肉芽肿。

出院时,石头爷爷亲手写下感谢信,信中写到:“特别感谢你们给我们提供的宝贵建议及医疗方案。同时感谢你们的精湛医术,精心的护理,感谢你们对患者的关怀备至,真是情暖人心。”

手术4.png

家长们需警惕孩子消化道出血

康权主任表示,消化道出血是儿童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除结直肠病变外,消化道溃疡、感染等疾病均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而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最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疾病有麦克尔憩室、肠血管畸形等,该类疾病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危急生命。

普外创伤外科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创伤外科位于两路口本部渝中院区5号楼5楼,主要收治肠套叠、阑尾炎、疝气、血管瘤、肛周脓肿、肠梗阻、巨结肠、肛门闭锁、肠闭锁、幽门狭窄、消化道异物、各类急腹症等新生儿外科、胃肠外科疾病以及各类创伤性疾病。

普外创伤外科手术大多在微创腹腔镜下进行,创伤小、恢复快、预后佳,平诊病人一般就诊当周安排手术。

普外.png

普外创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尽心竭力为每一位患儿的健康奉献自己的力量!

联系电话:023-6363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