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暑假了,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医生提醒广大家长注意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7月6日,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坠楼男孩。男孩11岁,在家里与同伴玩躲猫猫,从家里8楼窗台坠下摔成重伤。男孩全身多处骨折,手部腿部多处伤口深可见骨,头上脸上全是血,呼吸微弱,命悬一线。急诊医生立刻为岚岚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很不乐观,“娃娃失血太多,已经休克,赶紧抢救,赶快!” 医生们被很快组织起来,男孩通过多方面的检查,情况越来越不乐观。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陈应富向家属介绍病情,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颅骨骨折、四肢骨折、颈椎半脱位,肺挫裂伤、气胸。医院组织了骨科、脑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多科室会诊,紧急制定手术方案。仅仅入院3个小时,已经为男孩补充输血800毫升,估计全身出血量已经达到了2000毫升。
“按照男孩的体重,他全身的血液容量仅仅只有2100毫升。”陈医生的这句话,让男孩的所有亲属紧张不已。“娃娃全身多处骨折、出血量大,随时有生命危险。”陈应富说,骨科、脑外科等6位专家联合同台手术,医院将尽全力抢救男孩的生命。
因为家长工作忙,很多是将孩子单独放在家。儿童单独在家,大大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机会。其中,坠楼是最常见的意外。每年暑假期间都会有坠楼的儿童被送来,以10岁以下的低幼年级儿童为主。
除了坠楼,孩子从沙发、床铺、凳子上摔下的事件也比较常见。骨科一病房主任李明教授提醒,小孩摔伤后,百分之七八十会造成关节损伤,其中多半都是骨折。家长应学会一些简单的急救常识,在小孩摔伤后不要随意牵拉活动关节,可以用硬木板片或铁片临时固定再送医院。有的骨折外表并不明显,家长不要只看表面没事就不送医院,造成骨折时间过久变成陈旧性骨折,给复位带来难度。
夏季穿得比较少,遇烫皮肤就容易受伤。暑期儿童在家时间多,活动范围也打,稍不注意烧烫伤害就容易发生。开水、稀饭、洗澡水等是孩子烫伤的罪魁祸首。
烧伤整形科主任邱林教授表示,如果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冷处理,比如用冷水冲、泡等,伤势可能不会这么重。提醒,一方面家长应学会一些简单急救方法,另一方面,孩子最好有专人照看,不要将开水、稀饭等放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放洗澡水时,一定先放冷水再放烫水。只要家长注意一些细节,很多烫伤都可避免。
溺水事故已严重威胁着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儿童溺水情况常多见于江水、水塘,或者进入游泳池深水区游泳或腿部抽筋导致溺水。
重症监护室主任许峰教授提醒家长,要避免溺水事故发生,首先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不让孩子下河游泳。其次,如果在游泳池游泳要让孩子特别是幼儿远离深水处,同时要加强孩子对游泳潜在危险的认识。万一发生溺水,家长要做好急救措施,首先清理呼吸道,即口腔和鼻腔异物。然后让溺水儿童俯卧,用手按压其背部,把肺、胃内的积水排出后做人工呼吸,及时送去医院抢救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