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儿童医院组织青年志愿者让“小鹏”重享哥哥的关爱

来源: 时间:2011-01-17 浏览:

(“哥哥”陪伴小赵鹏)

在四川达州的一个普通农户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赵强17岁,小儿子赵鹏才8岁,租住在一间30多平米的房子里。虽不富裕,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他们兄弟俩的感情也特别的深。时间从去年3月16日起,这家人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弟弟赵鹏突然喊双腿踝关节痛,双腿出现许多瘀斑。其父赵清林将他送到了当地医院,怀疑是白血病,建议转到大医院。随后,赵清林将儿子送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高危。同时,他家的大儿子赵强也出现类是症状,但是为了能给8岁的弟弟赵鹏治病,17岁的赵强忍受病痛折磨外出加班加点的打工,用自己生命的最后8个月尽全力去换取弟弟的重生,用他年轻的生命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这一幕真实感人的故事,发生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引起了医院的关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立即组织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赵鹏,让他仿佛重新回到有哥哥的世界。

哥哥走后第一次笑

“今天好开心,以前没得人陪我耍,现在有哥哥姐姐了!”昨天早晨,在血液科病房,身患白血病的赵鹏第一次绽放了出笑容。儿童医院团委和巾帼文明岗组织的两位青年志愿者,来到小赵鹏身边,为他送去组合玩具和祝福卡片。

小赵鹏非常兴奋,虽然手上还插着输液针,话比前天多了很多,拿着玩具就开始组合。“一辆卡车和一个机器人,我用了10分钟才装好,他只用了5分钟。”24岁大哥哥周杨竖起了大拇指夸奖小赵鹏道,他自信地笑道,以前我哥哥教过我的。一旁赵鹏的爸爸赵清林听到这个字眼,眼眶立刻红润了,但是在儿子面前他却要一直要强颜欢笑。

再痛也不哭一声

“其实他比我们想象更坚强!”青年自愿者“哥哥”周杨感叹道。当被问到打针输液痛不痛时,小赵鹏捏紧拳头说“我要咬紧牙齿,要坚强点!”。

“小赵鹏很勇敢,几乎没看到他哭过。”主治医师温贤浩介绍道,白血病要做骨穿和腰穿等检查,这些都是非常痛苦的,他都能挺过来。化疗期间,小赵鹏经常呕吐,但是呕吐后他又会振作起来,重来没发过脾气要放弃治疗。

在谈到理想时,小赵鹏坚定地说“等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大善人,去帮助贫穷的人。”而这也是他逝去的哥哥常常教导他的一句话。

梦见哥哥回来了

“爸爸,哥哥什么时候回来看我!”这样的问题,小赵鹏几乎每天都要问一次。昨天,当大家玩得正开心时,小赵鹏又想哥哥了,再次向爸爸问起这个问题。看见爸爸不吭声, 小赵鹏一脸失望的表情。

“我梦见哥哥回来了,就在下来,我要去看他。”小赵鹏自言自语准备起身下床。赵清林再次痛苦地编造起谎言“哥哥去打工了,他太忙春节也不回来了。”随即赵清林扭过头去马上擦干眼角的泪水。

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小赵鹏

中午临别时分,“开心小王子”、“早日恢复健康”……两位青年志愿者代表将满是祝福的卡片送给了小赵鹏。小赵鹏依依不舍地跟哥哥姐姐告别,“一个人在病房不好,你们要常来哦!”、“我喜欢打游戏,特别是忍者神龟。”

昨天,普外科青年文明号组织医务人员募捐,已经为小赵鹏送去了水果和书籍。“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儿童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太感谢你们了!祝好人一生平安!”赵清林感激地对儿童医院团委书记说。赵鹏一家的不幸遭遇和医院的爱心帮助在重庆商报、晨报、时报上登出,经华龙网、大渝网转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目前有更多的重庆好心人来关心小鹏,他已经收到两万余元捐款。儿童医院团委表示,医院已经发出爱心倡议,组织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小赵鹏,做他的哥哥姐姐,将陪伴他,一直到康复出院。

(普外科青年文明号医务人员给小赵鹏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