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张新在救助晕倒妇女。 市民手机图片
“救人啊,救人啊!”4月22日上午9点半,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内科住院部4楼大厅,一名30多岁妇女突然晕倒在地,脸色苍白,人事不省,守在妇女旁的男子不停呼救,手足无措。旁边群众也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孩从附近路过,她听到呼救后,立即跑过去,眼看妇女一度窒息生命垂危,没有了呼吸,女孩单膝跪地对妇女做了心脏按压后,仍不见妇女苏醒,白衣女孩直接俯下身子做起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经过近一分多钟心肺复苏的抢救,妇女咳嗽了几声后清醒过来,看到妇女呼吸平稳,恢复了意识,又有其他医生赶来救治,女孩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周围的人追着女孩问姓名,女孩只说了声“这没什么!”就离开了。这时,刚好有位路过的同志用手机记录下这感人一幕,他还留意到女孩的胸牌名字,叫张新。
原来,张新是心内科的一名研一学生,目前正在呼二病房轮转。她是一位含蓄害羞的年轻女孩,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温柔斯文。1989年出生,山东辽城人,去年9月才到儿童医院来实习。对于救人一事,她不好意思地说“这没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
张新说,早晨她正巧带着患儿及家属从呼吸病房出来,乘电梯下楼去做检查。当她从4楼电梯出来时,就听见有人大声呼救。她快步跑过去,就看见一名妇女躺在地上,双眼紧闭,失去意识。
她一边询问身旁男子妇女的病史,一边查看妇女的心跳和呼吸,妇女刚开始呼吸急促,却突然窒息没了呼吸心跳,“我当时很紧张,第一次碰见这样的事,但是一心就想救她。我赶紧为她做心脏按压,但做了十几下后,妇女依然没有反应。于是我就给她做了人工呼吸。”经过近一分多钟的抢救后,妇女咳嗽了两声,终于清醒了过来。
按照人工呼吸的要求,施救者与患者的口之间应该隔着一层纱布,口对口直接进行施救,有可能被患者传染上疾病。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张新情急之下还是选择了先救人要紧,“上课时学过急救措施,但是从来没自己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这是第一次”。张新说,看见自己能将一条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心里非常欣慰,更感受到了学医的神圣以及医生的含义。
通过进一步了解原来晕倒的妇女同丈夫带着7岁多的儿子到儿童医院看病,当儿子确诊病情后,由于焦虑和伤心过度才晕倒的。看到妻子获救,丈夫在一旁感激的说,儿童医院的医生真是天使呀!
儿童医院这名80后研究生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在重庆市的媒体上被报道,张新的行动也正是儿童医院党委在今年的“医者仁心”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是医务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相关新闻链接:
重庆商报:
http://cq.qq.com/a/20140423/003634.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华龙网:
http://cq.cqnews.net/html/2014-04/22/content_30553131.htm
重庆晨报: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4-04/23/content_1737162.htm
重庆电视台天天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