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规范 促进 提升

来源: 时间:2016-03-03 浏览:

为提升儿科护理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养质量,规范临床带教管理,促进学科整体发展。2016年2月26日下午,护理部在国际会议厅组织儿科护理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带教及管理培训会,各护理单元护士长、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老师及在读专业型研究生参加。

会上,儿科护理学教研室郑显兰副主任以“护理硕士生带教教师素质要求及带教技巧”为题拉开了培训会的帷幕。她指出,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应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重庆市儿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平台上,将我院护理学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她强调,学科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人才队伍建设,强调教学相长,要求各位老师要充分利用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教工作来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带教老师们要具备四大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即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专业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很好的专业发展能力。掌握带教技巧,以身作则,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加强“教”与“学”互动,常示范、常讨论、常提问,结合情境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帮助其全面系统识别患者的健康问题,学习如何计划和实施整体护理,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她结合前期临床调研指出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建立“临床带教小组”为抓手,重点进行“师资”建设,在明确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基础上,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带教方法、提升带教能力,将“培养”工作务实推进。

蒋小平副主任护师对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解读,并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培养方案及考核方式做详细解释,使临床老师更加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方向和方式。

莫霖主任护师则对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案进行阐述,提出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的带教策略,以加强师生“互动”,全面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详细介绍案例式教学法和循证护理教学法,使临床带教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郑显兰主任对临床师资建议和疑问进行辨析和解答,希望带教基地的各位老师加强对护理专业型研究生带教及规范化培训的重视,利用研究生临床带教机会,带动全体护理人员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科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