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我院再创生命奇迹 救活西南地区孕周最小、体重最轻“袖珍宝宝”

来源: 时间:2017-03-02 浏览:

重庆的冬季在寒冷带着一抹暖阳,平静的生活中波澜不惊。伴随着儿童医院120急救转运车争分夺秒的疾驰而来,繁忙的新生儿中心NICU迎来了一名叫佳佳(化名)的袖珍宝宝。佳佳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仅仅呆了25周零4天就急匆匆来到这个世界,出生体重550g,只有一瓶矿泉水大小的重量,没有自主呼吸,全身皮肤薄如蝉翼,柔弱得不堪一击,一场与生命博弈的“战斗”悄然打响。

新生儿中心医护人员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成立特护小组,集中对佳佳及其他几名超低体重早产儿进行管理:将发展性照顾的理念融入日常护理中,比如制作“鸟巢”,帮助宝宝“回忆”在妈妈子宫里的安全感;将宝宝的暖箱盖上厚厚的遮光布避免声音、光线等不良刺激对宝宝生命体征的影响;主管医生李广红与责任护士何瑞云通过仔细观察佳佳的行为表现,“读懂”宝宝想要表达的“话语”,制定了个体化有针对性的照护措施,帮助宝宝度过她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

主管医生李广红说:“在我们新生儿中心收治的众多早产儿中,佳佳是目前为止孕周最小,体重最轻,病情最重的患儿。除了常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发育,呼吸机辅助呼吸是度过呼吸困难关的必经之路。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停用有创呼吸机,在佳佳生后第五天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从而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同时减少气管插管对患儿的不良刺激,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们首次采用初乳涂抹口腔,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在预防感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营养支持方面,坚持母乳喂养是确保佳佳生长发育的关键要素之一。由于佳佳的外周血管条件有限,如果没有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会对救治带来很大困难,新生儿中心的护士老师们排除万难,通过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为佳佳打通了生命的通道,为静脉营养支持及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是早产儿生后面临的“三座大山”,除了医疗护理技术的强有力支持,爸爸妈妈们充分的信任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此责任护士何瑞云深有体会。何瑞云护士回忆道:“在我工作的20多个年头里,护理过成千上万个早产儿,佳佳的确是最让我揪心的宝宝之一,在陪伴她在病房里成长的日子里,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内心,我每天都肩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担心家属对患儿的病情变化不理解,不配合我们的诊疗护理工作。”佳佳爸爸妈妈在宝宝住院期间非常配合诊疗护理,对医护人员充分理解信任,在宝宝出院前的过度时期成功开展了“袋鼠式护理”,在减少宝宝用氧时间和体重增长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转眼间,重庆已进入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动着希望与憧憬。在佳佳宝宝住院的93天里,体重从550g长到了2110g,纠正胎龄达到了38周零6天,每天能吃280ml的母乳并完全消化,可以完全脱离氧气自主呼吸,佳佳宝宝终于迎来了出院回家的时刻。

佳佳爸爸感叹道:“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么小的宝宝,全身器官发育不完整,我们非常担心宝宝能否存活及生存质量。当时余加林主任、包蕾主任与我推心置腹的谈话,我依然记忆犹新,那句‘有爱就有希望’萦绕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散去,经过深思熟虑及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们决定与宝宝并肩作战,共渡难关。

早产儿也有光明的未来,也能像其他宝宝一样健康、快乐成长。庆幸的是我们选择了坚持,把宝宝抱在怀中的感觉再幸福不过了。”看着宝宝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所有的付出与坚守都是值得。张先红护士长讲到:“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救治中心,我们每年要收治约300余例超、极低体重儿,所以在救治与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水平也位居全国前列。救治成功仅仅为其生存拉开序幕,后续照护随访直接关系到这部分宝宝的远期生存质量,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所以目前作为西南地区收治的孕周最小,体重最轻,且存活的幸运宝贝佳佳,张先红护士长叮嘱家长,回家后一定要细心照护,并定期规律到新生儿医护一体化门诊及相关专科随访,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尽早干预。我们也希望佳佳宝宝能茁壮成长,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早产儿就像折翼的天使,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每个早产儿都是珍贵而不可复制的,他们都在自己生命路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我们用爱心、耐心、真心呵护每个早产儿的成长,为他们的早期生命支持保驾护航。“有爱就有希望”,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我们的早产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加油助威!